本报讯 (驻陕西记者秦毅)8月1日,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著名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承办的秦腔流派传承班开班仪式在陕西秦腔博物馆举行。该流派传承班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抢救秦腔传统剧目、培养秦腔流派继承人。
首期秦腔流派传承班拟传承刘毓中艺术流派,传承班聘请刘毓中(秦腔表演艺术家,被誉为秦腔须生“泰斗”,生于1896年,卒于1982年)先生亲传弟子郭葆华、桑梓为指导教师,再传弟子王宏义任助教,为经过选拔的近10位秦腔青年演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举办汇报演出。
近年来,尽管戏曲日渐式微,但诸多戏曲剧种的流派依然系统地传承并兴旺发展,梅、尚、程、荀四大京剧流派将手眼身法步一一传承。而对秦腔流派的梳理则一直处于凋敝状态,秦腔传承也一直处于困境中。
“秦腔是流淌在秦人骨子里的文化,而且为很多剧种的形成提供了养分。”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在开班仪式上表示,举办秦腔流派传承班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落实中央和陕西省一系列振兴地方戏曲的具体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希望陕西著名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能为秦腔艺术流派的研究、传承确立好开头,打好基础。
陕西著名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主任李淑芳为首期传承班老师颁发聘书。秦腔界专家、老艺术家、优秀秦腔演员及支持秦腔发展的企业界代表等出席开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