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安徽记者 乔国良
安徽省繁昌县是一个地处长江南岸的小城,全县人口仅28万,县城常住人口不到6万。然而,就在这座小城里却坐落着一个“大”图书馆——安徽繁昌县图书馆,2014年到馆读者70万余人次,县城人均到馆11.2次,全县人均到馆2.7次,在当年举办的中国图书馆年会上被评为“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
今年5月,中国图书馆学会面向全国图书馆界开展了案例征集活动,安徽繁昌县图书馆提供的创新服务案例《精细化服务让智慧图书馆成为市民心中的精神憩园》被评为一等奖。评审专家指出,繁昌县图书馆高扬“一切为了读者”办馆宗旨,为在一个县域打造书香社会起到了很好的龙头和核心作用。
主动“下伸服务” 的责任担当
近日,记者采访繁昌县图书馆时获悉,暑期以来,这家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图书馆每天读者不少于7000人次,而双休日更是一座难求。
尽管一再创造读者到馆率新高,但繁昌县图书馆馆长管霞却丝毫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和固步自封。在她看来,县图书馆如果仅仅固守馆本部,只能最大化满足县城读者的阅读需求,却难以辐射到全县各个角落。因此,“下伸服务”成为均等化服务的必然要求。“但‘下伸’对人手少、经费紧的县级图书馆来说困难重重。没人逼着你干,出于一种责任,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干了。”管霞说。自2010年至2013年,繁昌县图书馆在遍布县域各处的农村、社区、学校、军营、企业、老年大学(敬老院)等先后设立基层图书服务点106个,为各基层点编目分类、图书上架、交流图书,并对基层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辅导,此外,还年均送书到基层点52次,播放视频文献100多场。繁昌县图书馆党支部副书记张标槐说:“那时全馆不足10人,在做好本馆开放工作的同时为这么多基层点服务,每个人肩上都扛着重担,忙得像只陀螺。”
今年4月,繁昌县图书馆作为安徽省总分馆建设试点馆在全省首批全面建成,共建成7个分馆,进一步加大了服务基层的力度。作为这项工程的受益者,繁昌县荻港镇文化站站长章渊告诉记者,自去年建成分馆后,一天接待读者二三十人是常事,大大超越分馆建成前。
上百个图书基层点、7个分馆,直接服务的读者约在5万人次,再加上受到辐射的人员,繁昌县离书香社会的美好目标着着实实前进了一大步。
“用心”扩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繁昌县图书馆每月编印一期6万字的《信息摘要》,因其信息量大、实用而在全县成了抢手货。但起初受到冷落,有次县里召开大会,馆里同志前去分送,结果会场上满地都是丢弃的《信息摘要》。大家在失落的同时认真思考:为何办好事没取得好效果?结论是:离读者实际需要有距离。于是繁昌县图书馆在努力提高质量的同时扩大受众面,将此读物分送到农村基层干部,种植、养殖农户和企业主手中,终于在坚持中影响日益扩大,好评如潮。《信息摘要》目前已经编印19年,共赠阅55万册,成为该馆一个品牌读书项目。
繁昌县图书馆还精心培育了多个品牌读书活动,以扩展服务广度和深度。《春谷讲堂》自2009年开讲,已达100场。县域内讲师资源匮乏,他们千方百计聚乡贤、邀名家,近年则主动利用安徽省阅读推广联盟充实讲师,坚持讲百姓关心或感兴趣的话题,办得既有质量又有人气。《阳光周末》由故事会、小课堂、手工坊、小舞台4个活动板块组成,孩子们是活动主角,每周末雷打不动。晨光幼儿园6岁女孩张可轩在这个乐园中成了可爱的小主持人,她妈妈说,每个周末,《阳光周末》像块大磁铁吸引了她。此外,已坚持18年的《灯谜会》、《网培课堂》等也深受读者欢迎。据了解,繁昌县图书馆去年开展各类读书文化活动360次,平均每天1次,受众8万人次。
细节彰显图书馆人的温度和力量
2014年7月底,繁昌县图书馆新馆开放。一位读者找到馆长,说新馆地处县城新区暂不通公交车,他85岁的父亲为不方便来馆阅览而着急。读者的反映催生了于当年8月运行的“爱心接送车”:老年与残障读者只要打个电话,馆里就会派出专车接送。今年4月的一天,一位常坐“爱心车”到馆的84岁老人安详离世后,他儿子发给图书馆一条信息:“父亲的晚年和图书馆相伴相依,在含泪送走父亲的同时,也含泪感谢图书馆给了父亲如此愉快、充实的晚年。”
“开‘爱心车’馆里需不小的支出和人力,但为了读者我们几乎把困难忘了。今年夏天公交车通了,我们改为‘爱心搀扶’,需要帮助的读者下了车我们就派人去搀扶。”繁昌县图书馆副馆长袁琴告诉记者说。
在繁昌县图书馆,许多细节中有着图书馆人的温度和温情。如馆里提供的免费开水、雨伞、纸笔、应急药箱、各种度数的老花镜等;比如工作人员见到残障读者必须主动搀扶,与小读者说话弯腰等;比如每个周末的读者接待日,馆长和各部门负责人轮流值班听取读者意见。女作者吴亚萍因病致盲,该馆获悉后迅速赠送她争渡读屏软件并手把手教会她使用,她又带动了一批盲人使用该软件。
“繁昌县图书馆15个服务窗口,365天开放,每天开放12小时。虽然全馆工作人员由10人增至23人,但承担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量,少休息甚至放弃休息是唯一办法。”管霞说,馆里欠员工尤其老员工的休假账,不是以日算而是以年算。
繁昌县图书馆馆员有句口头禅:只要对得起读者。为此,去年搬迁馆址时创造了新、老馆同时开放,无一天闭馆的奇迹。该县五年级小学生章估韵给繁昌县图书馆流通部的黄海燕量身定制了一首诗:“每一次在馆里,首先看到的是你的温暖笑容,最后送我的是你可亲的目光。谢谢您,我要充满敬意地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