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50名志愿者重走抗战路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苏志坚 本报驻吉林记者 常雅维

近日,50名志愿者从吉林省的四面八方赶来,集合在“重走抗战路启明公益万里行”大型公益活动中。一个半月间,志愿者的足迹遍及吉林省内的7个市州,他们在白山松水间走访慰问老兵、寻访抗联遗迹、收集相关史料文献、组织抗战纪念演出和抗战题材书画笔会……他们说,这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红色之旅,一次抗战精神的洗礼、一次陶冶情操的生命升华。

“重走抗战路启明公益万里行”大型公益活动在吉林省图书馆报告厅启动,从省级领导到军人、警察、教师、文艺工作者、爱心企业家,大家在高唱国歌之后庄严宣誓。这是由吉林省委宣传部和吉林省文化厅、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省体育总会等相关部门支持,吉林省文化发展研究会、启明公益基金会与吉林多家地方媒体共同发起的一次传承抗战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靖宇县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诞生地和重要的抗战根据地。70多年前,杨靖宇将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令人震撼。在绵绵细雨中,50名志愿者庄严地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环。志愿者王锦思是一位收藏家,他长期从事中日关系研究,收藏了很多日本侵华罪证。在参观杨靖宇烈士纪念馆后,他用自己收藏的1923年中国援助日本关东大地震的文件、日本反战团体对侵略反省的锦旗等藏品,为其他志愿者讲述了那些历史片段。他还展示了踏上重走抗战路之初在地摊上偶得的抗战诗人韩启勋的诗集原稿。他说:“下一步我们还要召开抗战诗歌朗诵会,让抗战精神得到更广泛地传承。”

志愿者们走访慰问了3位抗战老兵。88岁的张辉楷一边讲述抗战故事,一边展示他的伤疤:“我从12岁放羊开始,就替党的地下组织传递信件。”老人握着志愿者、抚松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姜红岩的手说:“很多战友都牺牲了,留下来的我们真是享福。”

89岁的马玉金给陈云当过6个月的警卫员。他当兵3年,打了200多场仗,曾经历过6天牺牲400多位战友的惨烈,那时他所在的连队只剩下17人……他连连叮嘱志愿者:“传承抗战精神其实就是要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抚松县全民健身中心,来自吉林省内的7位书画家志愿者与当地的20位书画家一起挥毫泼墨,书写着“珍爱和平、铭记历史、重走抗战路、启明公益万里行”等作品。志愿者们还举行了吉林省抗战书法笔会作品拍卖会,启明公益基金会、罗麦集团、长春市味强食品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将购买抗战书法作品,所筹善款用于慰问部分抗战老兵。

“投奔抗联呀吐气扬眉,抗日救国杀倭贼……”在抚松县山里红剧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演出正在进行,来自长春和平大戏院的志愿者孟祥伟特地创作了抗战题材的二人转小调《逃难五更》;而在小吉剧《抗战那些事》中,6个关东老汉扛着粮食、举着大片刀,以剪影的形式又一次把时光带回抗战中那烽火连天的岁月。

志愿者张亮是山里红演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表示:“志愿者们以抗战精神演抗战戏,展示了才能,同时也是对抗战精神的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