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固边防 警民一家亲——吉林省边防总队公共文化建设走笔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杨同娜 苏志坚

敬信边境检查站内,设施齐全的3D电影院可供广大官兵欣赏大片;敬信边防派出所围墙上16只栩栩如生的大雁,象征着派出所的16名官兵;在三家子边防派出所,民族风情宣传展示板上,朝鲜族老人节成了满族、汉族、朝鲜族三个民族群众的共同节日……近年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吉林省边防总队大力推动公共文化建设,谱写了文化固边的民族和谐新乐章。

进入三家子边防派出所,院子两侧文化墙上的“清汤”尚书、一钱太守等廉政典故格外醒目,室内墙上的民族风情展示板,展示了满族文化、朝鲜族文化、三家子乡的由来等。

三家子边防派出所副教导员蔡晖介绍,该派出所是2014年度公安边防部队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过去,受条件所限,“训练归来侃大山,假日休息瞪大眼”“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是官兵业余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这里条件改善了,功能完备的阅览室让大家的业余生活过得充实、惬意。吉林省边防总队政委刘洪平表示,为让营区如家,总队党委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为基层配发计算机、乐器、综合健身器等文体器材。

根据辖区的不同特点,每个“家”都有各自的特色。以珲春公安边防大队敬信边防派出所为例,该派出所教导员黄涛说,敬信湿地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有着星罗棋布的沼泽、湿地8000余公顷。每年春季,10余万只大雁和各种珍稀鸟类来到这里,其中丹顶鹤、白鹭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有18种之多。所里经常举办护鸟、爱鸟主题文化活动,受此影响,附近村民的鸟类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候鸟守护者的行列。

“各类超强度、超负荷的工作给官兵带来的心理压力很大,大家的业余生活太枯燥!”驻守长白山无人区的机动支队三大队二中队教导员马立东说,大家渴望能够参与更多文化活动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

今年9月3日,位于中朝边境的吉林延边边防支队敬信边境检查站的3D影院内,官兵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直播。敬信边境检查站教导员王炳忠介绍,该影院是吉林边防首家3D影院,屏幕达到120寸。

与此同时,针对部分小、远、散单位使用互联网不便,接收资讯信息慢,文化生活单一的现状,吉林省边防总队还为基层单位配发平板电脑、电子书等新媒体设备,发挥“电子教员”作用。如今,“电子图书馆”拥有电子藏书1000余册、各类乐曲1000余首、中外知名影视作品100余部,官兵们一键操作即可享受各种文化大餐。

文化固边促进警民和谐的景象,也是吉林省边防总队不断注重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属边疆地区,汉族与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广大武警官兵把这一区域的民俗优势、历史优势、环境优势融入吉林边防文化建设,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固边特色。

在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傍晚时分的警民共建文化大院常常十分热闹。户外,朝鲜族舞蹈队的阿迈(阿姨)载歌载舞,老人们忙着使用健身器材健身;室内,影吧、唱吧、书吧、网吧和休闲吧等坐满了人。“这是边防部队投资10万余元为村民建的,现在村里朝鲜族、满族和汉族村民茶余饭后有了好去处,既能看书学习,还能开展文娱活动。”孟岭村李虎植村长高兴地说。

三家子边防派出所副教导员蔡晖是名文艺骨干,在他的带动下,所里组建文艺小分队,经常到沙坨子敬老院、八连城煤矿等单位进行慰问演出和交流。如今,在三家子边防派出所辖区内,朝鲜族传统的老人节已成为多民族共同的节日,吉林省边防总队所属基层单位还定期组织基层官兵与朝鲜族群众一起开展学朝鲜族语言、扇子舞、长鼓舞和满族剪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促进警民关系和谐的同时也推动了民族团结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