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山川:“振兴梦”照进现实——文化部对口支援江西黎川发展纪实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王立元

秀美的武夷山西麓,有一座令现代文学家张恨水念念不忘的梦里江南——江西黎川小城,它建城已逾1700多年,历来文脉兴盛、英才辈出。特别是80多年前,黎川儿女在这片土地上,为巩固和发展红色革命根据地浴血奋斗。今天仍高耸于黎川县湖坊乡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向人们讲述着当年的峥嵘岁月。

2015年,江西黎川发生了很多文化新鲜事,5月,“黎明山川,梦里江南——江西黎川旅游文化精品展”走进北京恭王府;9月,黎川选送23名油画师走进中国美术学院接受专业培训;11月,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温暖童心——文化下乡演出”来到黎川;2000余万元的文物保护、非遗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项目资金陆续下拨……文化部的对口支援,让地处原中央苏区的黎川人民憧憬的“振兴梦”照进现实。

鼎力支持

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在文化部对口支援之前,这里的发展很缺乏文化自信。”当地一位从业多年的老记者说,但对口支援这两年来,黎川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文化发展建设成绩突出。

2012年6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将黎川列入赣南核心圈的发展空间布局,支持陶瓷、油画产业发展列入苏区振兴发展规划,随后又确定由文化部对口支援黎川。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江西省委书记强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高度重视黎川文化建设。为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文化部组织相关司局多次赴黎川调研,出台《文化部对口支援黎川县文化建设工作方案》,派出专职人员到黎川挂职对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鼎力支持、倾力帮扶下,《黎川县苏区振兴发展项目汇编》编制完成,内容包括《2012—2020年黎川陶瓷产业基地规划》、《油画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制定的《黎川县承接文化部对口支援力争文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力争使黎川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特色文化提升、产业发展融合、文化发展投入5个方面走在江西省前列。“从2014年起,黎川每年设立500万元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将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一项指标,文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黎川县文广新局局长雷旭东说。

倾力帮扶

油画产业做大做强

“文化部对口支援到底应该怎样帮助当地振兴发展?文化建设在当地振兴发展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文化部办公厅新闻信息处处长周广明到黎川挂职工作后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中央提出的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不能简单理解为普通扶贫,这里已经摆脱了低层次的需要解决温饱的贫困,而需要解决如何进一步促进当地振兴发展的问题。”周广明说。

黎川有3000多名油画师,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将此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着力点成为共识。“帮助当地发展好一个产业,比单纯给资金的意义更大。结合文化部工作职能、黎川实际及基层文化需求,首先要提高黎川油画产业知名度,扩大黎川油画影响力,提高画师执业水平,促进黎川油画产业做大做强。”周广明表示,如何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创新成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重中之重。

黎川专门组建了油画产业发展办公室,出台《关于加快黎川油画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税收、资金、基地建设、人才培训、油画销售等方面予以扶持。根据画师状况,黎川制定“壮大基础人才规模,提升现有画师创作水平,培养未来领军人才”的分层次人才培养计划。2015年9月,黎川县政府与中国美术学院正式签订《关于支持黎川县文化人才培养、文化产业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首批23名黎川油画师在中国美术学院完成了3个月的专业培训。“能进中国美术学院学习,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农民画师周燕说。

借助文化部提供的平台和资源,黎川油画产业走出去力度不断加大,除了广交会、深圳文博会、义乌文交会等国内知名展会,还走进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等进行重点推介。而黎川油画创意产业园自2014年7月开园以来,入驻画师300余人、油画公司23家,年交易额1.5亿元;积极推动油画经营企业采取“内建基地+外建窗口”的经营模式,黎川油画南昌艺术馆正式营业,德胜油画写生基地正在筹建,黎川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油画)。

油画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黎川县装裱、电商、快递、旅游、餐饮等多个产业的发展。据统计,目前,遍布全国各地的3000名从事油画行业的黎川籍画师画匠、装裱工、经销商等,年创产值达3亿元。

凝聚共识

调动文化建设积极性

文化部对口支援工作调研组近日来到黎川,在潭溪乡荷塘村文化大院看到,前来看书读报、看电视的群众很多,操作简单、内容丰富的文化共享工程一体机成为群众围观的热点。“这里本来是明后期建的李氏家庙,历代为教学所用,文化氛围浓厚,我们顺势而为,在县文化部门指导支持下,将其建成文化大院,村民农闲时也很愿意过来。”荷塘村村支书李珍如说,“因为荷塘村文化氛围浓,多年来没有一起上访事件。”

荷塘村的情况正是黎川在对口支援带动下,文化建设蔚然成风的一个缩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口援建最重要的是提升当地文化建设的意识,增强当地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使当地文化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周广明说。

调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必须找到好的抓手。据介绍,经过充分调研,黎川县旅游部门积极组织策划内容为“一句旅游口号、一条手机旅游短信、一段手机旅游彩铃、一首旅游歌曲、一套旅游名片、一次旅游摄影采风、一本旅游画册、一组旅游摄影作品展”的“八个一”旅游宣传营销活动,全面宣传推介黎川旅游资源。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组织摄影家前来采风,拍摄照片制作成《黎明山川 梦里江南》旅游画册;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组织陈晓光、宋青松、姚明和孟文豪等国内知名词曲作家到黎川采风,创作了《黎川山水》、《黎川我的家》、《香榧的思念》等十几首旅游歌曲,并选择其中5首邀请国家一级演员王丽达、汤子星等拍摄MV,通过举办“唱响黎川”旅游歌曲汇演、全民健身活动广场舞展示、公共场所播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唱响热爱黎川、建设黎川的正能量。

“文化部的对口支援,极大地调动了黎川加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加大文化投入、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逐步凝聚成黎川人的共识。”黎川县县长聂仕雄说。

据了解,为实现到2020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要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文化部将继续加大对口支援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