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们在黎川老街广场为当地群众表演。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本报记者 王立元
这里是红军长征拉开序幕的地方,以长征史上著名的黎川“团村战役”为转折点,红军实施了战略大转移。1月11日至13日,中央歌剧院200多名艺术家组成的庞大队伍在副院长宋晨的带领下来到江西省黎川县,他们在湖坊乡红军广场、潭溪中学广场、社会综合福利院、黎川老街、黎川艺术剧院演出6场,让老区人民在家门口免费看上国家级院团的演出。正如黎川县委宣传部部长雷祥根所说:“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们不畏严寒、不辞辛苦,让高雅艺术走上街头,走到田头,走进老区人民的心头。”
《复兴之路》第一次在广场演出
1月11日下午,天气阴沉欲雨,位于黎川县湖坊乡的红军广场上却人声鼎沸,只见广场上,舞台两侧,稍远处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山坡上,甚至乡亲们的屋顶上都挤着翘首期盼的乡亲。
连续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又转汽车的演员们终于准时赶到,老乡们的热情让演员一洗疲惫、精神抖擞地走上舞台。一曲高亢的《我爱你中国》激荡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一首深情的《黎川我的家》则勾起了乡亲们对家乡的情谊;男高音歌唱家高伟更是一边高歌着《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一边亲切地走到乡亲们面前和他们握手……
“前进,前进,向前进,走向复兴,走向复兴,走向复兴,创造辉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第一次走出大剧院,来到广场上演出,好奇的观众走上舞台的两侧,和正在候场的演员不分彼此。穿着洁白礼服的合唱队员虽然在寒风细雨中冻得瑟瑟发抖,但也精神饱满,丝毫没有怨言。
“《复兴之路》第一次在广场演出,演唱时面对着远处的青山、近处的村庄,还有眼前热情的乡亲,突然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乡亲们是最质朴的,有一位大妈一直向我竖大拇指,我就想唱得更好一点回报他们。”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阮余群说。
同一时间,不同的地点,黎川县潭溪乡潭溪中学的广场上响起了《斗牛士之歌》、《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之歌》、《黎川我的家》等动听的旋律,热情的孩子们、周边的乡亲们或披着雨衣,或戴着斗笠,或就伫立在雨中热情而兴奋地倾听着艺术家们的歌唱。女中音歌唱家王红更是冒着微雨,走到观众中,唱着《打起手鼓唱起歌》,引得孩子们兴奋地欢呼。演出在《饮酒歌》的欢乐中宣告结束,孩子们纷纷忍不住问:“没有了吗?这么好听,还想听呢!”
人民的热爱是艺术最好的养料
在福利院、老街、艺术剧院,每走到一处,这样感人的场景不断重现。1月12日,黎川县社会综合福利院的老人们早早地起了床,不到8点纷纷来到大厅里开心地等待着。艺术家们一走进社会福利院的大厅,就受到了老人们热烈的欢迎。老人们拉着他们的手,紧紧握住说:“你们来,我们高兴啊。以前从来没有看过这么高规格的演出,欢迎你们啊。路上辛苦吧?习惯不?”
吴九志老人是一位86岁的退伍军人,曾上过抗美援朝战场,负过腿伤。他主动找到记者说:“这演出真够劲!我是老战士,就喜欢听这样的革命歌曲。以前也看过演出,但这次比以前的都好!”
看了黎川老街的演出,一位女大学生说:“像中央歌剧院这样知名的国家演出团体到我们这样的乡间,到群众中来演出太让人感动。今天天气非常不好,但是演出非常精彩,感谢艺术家们的不辞辛劳!我运气很好,正好放假回来遇到了这样精彩的演出,希望今后还有这样的演出团体到我们黎川来。”
80多岁的老婆婆一手拿炭盆,一手拎长凳来看演出;穿着红色棉袄的小姑娘站在乒乓球台上使劲为台上演出的艺术家鼓掌;村民们和工厂请了假穿着工作服就结伴赶了来……此时此刻,艺术家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深刻含义:艺术,唯有到人民中去,唯有得到人民的认可,艺术之花才会常开不败。
形成采风、帮扶和演出的长效机制
此次江西黎川之行,中央歌剧院担负着三项使命,一是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复兴之路》2016年巡演首演,二是开展中宣部、文化部号召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三是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
“黎川是革命老区,这里老百姓的淳朴和对高雅艺术的渴望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我们也希望可以为他们做得更多、更好。这次黎川之行除了演出外,还安排了一系列的帮扶活动,未来,我们还希望能够为黎川建立自己的合唱团队。我们可以专门派人过来教学和培训,也可以由黎川方面送一些骨干到我们剧院去学习和培训,以骨干分子带动合唱积极分子的方式,把黎川合唱团建立起来。”宋晨说。
中央歌剧院舞美中心此次黎川之行承担着繁重的舞美任务,仅舞美、音响、灯光等舞台布置就有5处场地,还时常交叉进行,同时面临着雨中施工的艰辛,即使这样,他们还抽出时间针对黎川艺术剧院的灯光、音响工作人员展开专项辅导。
黎川是一片红色热土,有上万名革命烈士,中央歌剧院借此机会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走访革命烈士后代,听取了解红军在闽赣省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和革命英烈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传说和歌谣,深入基层收集创作素材,为创作长征题材的歌剧做筹备。
《复兴之路》音乐会带领大家重温《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中华颂》,完整再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历程。正如合唱《走向复兴》所讴歌的一样,黎川,作为文化部的对口支援县,也必将在文化中实现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