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企业+众筹”合力送戏下乡听乡音 传乡情 留乡愁

来源: 中国文化报

1月15日,阿里巴巴“送戏回乡”活动第一场戏将京剧、黔剧、傩舞等送到贵州省凯里市下司古镇。

本报记者 王立元 文/图

文化下乡活动如何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已开展20周年,“三下乡”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重要活动,阿里巴巴“送戏回乡”项目的启动,不仅让更多农村群众看上家乡戏,也探索出政府与社会力量合力推进文化惠民的新模式。

“川剧奇,秦腔壮,一曲乡音诉衷肠。”很多人离开乡村故土后,依旧怀念早年在家乡过年、热热闹闹看大戏的场景。1月15日,贵州省凯里市下司古镇的传统苗寨人头攒动,围着古色古香的古戏台,当地苗人打糍粑、跳竹竿舞、放炮仗,身着传统服饰以当地最高礼仪——苗族迎宾舞和拦门酒,拉开了阿里年货节“送戏回乡”启动仪式的帷幕。在阵阵叫好声中,当地艺术家登台献上黔剧《搬窑》和古老的傩戏等节目,唤起很多苗寨村民的儿时记忆。

此次活动现场与平常“送戏下乡”的场面不太一样,为了现场连线,舞台上设置了两块大屏幕,演出期间,10岁的留守儿童罗浩与远在江苏苏州打工的爸爸妈妈进行视频对话,当孩子喊出“爸爸妈妈,我想你”的时候,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活动中,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在贵州凯里宣布启动阿里年货节“送戏回乡”项目,计划通过网上众筹汇聚游子力量,向重庆、四川、河南、安徽、江西、吉林、黑龙江、河北、湖南九省市的30个贫困县送出传统戏剧演出。

当天,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宣布联合中国扶贫基金发起“送戏回乡”线上众筹,1月15日至22日,公众可以通过在线购买9.9元、59.9元、99.9元、9999元4款不同的过年民俗产品筹集资金。一旦众筹成功,阿里巴巴集团将负责在猴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向上述九省市的30个贫困县送出传统戏剧表演。届时,川剧、豫剧、黄梅戏、采茶戏、二人转、京剧、花鼓戏等一台台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剧目将在各地乡村上演,让农民群众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幸福文化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众筹供网友购买的过年民俗产品是精心挑选而来,带着浓浓的家乡年味,比如徽派剪纸名家吴笑梅的原创窗花作品、辑录多位国画大师作品的戏剧笔记本、阿里巴巴联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齐天大圣公仔等。

截至1月16日,淘宝众筹的页面显示,该项目累计资金已达35440.3元。

据了解,“送戏回乡”是阿里年货节众多线上线下活动的一部分。阿里巴巴合伙人、农村淘宝事业部总经理孙利军表示,阿里巴巴年货节旨在打造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最热闹、最有味道的节日,而“送戏回乡”连接了城市与乡村,实现了游子众筹传乡情、村民看戏寻年味,在乡愁中营造浓浓年味。

阿里巴巴年货节由农村淘宝、淘宝、天猫、聚划算四大电商业务联合举办,主题是“全球年货、团圆盛宴”,年货节充分考虑城乡消费者在春节期间的精神文化需求,旨在为广大消费者打造一个有真正年味的节日,尝试掀起“洋货下乡、土货进城”的热潮。

“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以较低的价格邀请到像贵州省歌剧舞剧院等当地较好的艺术院团参与演出,还将在农村淘宝服务站中设立公益区和图书角,以此聚集人气,参与文化惠民活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事业部政府事务总监郑威说。

参与此次“送戏回乡”活动,贵州省歌剧舞剧院的演职员也感受颇深。“和老百姓走的特别近,加入很多互动,有在一块过年的感觉。”演员罗林说。“从布展到执行,再到节日氛围的烘托,他们做得很专业,希望这种‘政府+企业’的文化惠民方式,能够变成长效品牌。”贵州省歌剧舞剧院院长助理熊正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