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有十二生肖和二十四节气展板的洞泾镇砖桥村居委会。(上海市松江文广局供图)
崔 丰 微 忱
拥有“百姓戏台”和“百年枣树林”的石湖荡镇新姚村;围墙外围挂有二十四节气和十二生肖等民俗文化特色展板的洞泾镇砖桥村居委会;拥有1万册图书、打造“书香家园”特色的泗泾镇新凯五村居委会……作为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地区中上海市的唯一代表,目前,上海松江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已经建成并启动试运行。近日,笔者实地考察了以上三个示范类村(居)委会,眼前的一切已经有模有样,有些设施已得到居民的普遍好评。
“社区图书馆的开放,给小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及小孩子带来方便的阅读环境。小区图书馆书籍品种丰富,环境安静,阅读室宽敞、明亮,令人愉悦。作为老年居民,我感到居住区的文化品位正在改善、提升。”对于上海松江新凯社区图书馆的成立,该社区居民葛先生表示这是社区居民的又一个好去处。
据了解,泗泾镇新凯五村居委会是本次松江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示范点之一,该示范点针对大型居住区导入人口为主的特点,重点打造“书香家园”特色,实现了市、区、镇至大型居住区四级图书通借通还功能,打通数字阅览平台,开通手机PPT阅读浏览,建成数字图书阅览室,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此外,居委会还举办了捐书活动,广大居民踊跃参加。
据悉,在试点工作的建设过程中,松江区立足全区286个村(居)委会的现有条件,将其分成“示范类、标准类、功能提升类”三个类型分别进行建设,以此实现全覆盖。为了让每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都充分发挥服务作用,有关部门确立了“3+4+X+1”的配置标准。其中,“3”包括文化广场、演艺厅、宣传栏;“4”包括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健康卫生室;“X”指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主题“厅”“室”,突出“一村(居)一品”特色;“1”则指一支优秀的群众文化团队,为居民文化生活提供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