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县举办“百姓大舞台”社区文体汇演
高安市“百姓大舞台”纳凉晚会
陈 俭 涂安宁
2015年,江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省党代会提出的“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互联网+”战略,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铸造文化活动品牌,强化非遗保护传承,构筑文化生态,留住最美乡愁……成为江西“五位一体”发展中的新亮点。
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按照江西省委书记强卫要求开创的“百姓大舞台”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历经两年,坚持宗旨不变,力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已成为江西老百姓心中的文化名牌。
让活动贴近百姓
以“零门槛,零距离,社会各界齐参与”为宗旨,“百姓大舞台”把舞台搭在社区(乡镇)文化广场,采取“现场报名,现场登台,3人以上即可上台参加选拔”的无门槛方式,不仅使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更使文化服务贴近百姓生活。在南昌市东湖区文化馆举办的合唱擂台上,万茅根夫妇带着母亲和儿女共9人登上擂台,一曲江西民歌《斑鸠调》,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下场后,万茅根兴奋地说:“现在的文化活动真不错,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台演唱。百姓大舞台办得好。”
在开展群众性演出的同时,从2015年4月开始,江西省群众艺术馆又组织指导全省各级群艺(文化)馆、站举行全省性合唱比赛。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级级展演、层层选拔,历时200余天,3万名群众演员在合唱擂台上引吭高歌。2015年9月28日晚,江西省举行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国庆66周年文艺晚会,晚会节目均选自2015年“百姓大舞台”合唱艺术节中涌现的优秀节目,全省16支合唱队共1100人参加了演出,获得广大观众和省市新闻媒体的积极评价。
让百姓成为明星
“百姓来,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是“百姓大舞台”一直秉持的特色。要让百姓成为舞台的主角,还要让爱好文艺的百姓走进电视,走进千家万户。
2015年12月12日至15日,由江西省文化厅主办,省群众艺术馆、江西电视台影视频道承办,全省各设区市参与的2015年“百姓大舞台”优秀节目汇演电视晚会在江西电视台600平方米的演播大厅举行。来自各设区市和省直代表队的3000名群众演员、150个优秀节目参加了汇演。
代表南昌市队参加民俗表演唱《贺郎歌》的李冬梅,从未想过自己一个普通群众,能像明星一样在电视台录制节目。20多名群众演员簇拥着她,让她尽情地唱、尽情地演,过足了明星瘾;结束后,家人、朋友不停地给她打手机……见到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省电视台一位编导感慨地说:“群众文化太有号召力了!每天七八百名演员参加演出,很多节目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看来高手在民间。”
把舞台搭到百姓家门口
2015年1月26日,景德镇市群众艺术馆把“百姓大舞台”公益演出的舞台搭在源港村浮梁贡茶厂大院内,闻讯而来的村民把大院挤得满满的。村民计正杰高兴地说:“现在政府把戏台搭到我们家门口,让我们农村群众享受到文化大餐。文化惠民政策真好!”
2015年6月29日,“共和国摇篮”瑞金市举行了“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暨第33届“红都之春”艺术节。前来瑞金市采风的首都艺术家邹友开、孟庆元、祖海、王静等同当地群众演员同台演出。虽然是明星大腕,但他们纷纷表示能够同“红都”群众共同演出,极受教育也很受鼓舞,体会到怎样才叫“文艺为人民服务”、怎样才叫“贴近百姓”……从自唱自演到与明星同台,群众不仅有参与“百姓大舞台”的热情与机会,更有一份发自内心的文化期待。
与2014年同期相比,2015年的“百姓大舞台”公益演出活动实现演出场次、观众人次、群众演员翻番。全省11个设区市共演出6000余场,观众达500万人次,40万名群众演员登上舞台。
参与面全方位扩大
“百姓大舞台”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经过一年多的探索,逐步扩大舞台空间,面向老百姓,也面向全社会,将专业艺术院团的公益展演和群众演出相结合,形成了全方位的“百姓大舞台”。
目前,全省有3000多个各类文艺团队参加了“百姓大舞台”公益文化活动,既有群众家庭、个体参加,也有群众业余团队参加,还有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等高校的艺术学院及各级专业文艺院团参加。“百姓大舞台”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更有高水平的文化产品进入,真正实现了“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是名副其实的老百姓心中最亮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