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 加大力度——代表委员热议《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围绕当前文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落实责任、加强保护、拓展利用、严格执法等方面作出部署。《意见》的印发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中引发热议,他们表示,《意见》的出台意义重大,要落实、落地、落细。

“《意见》在全国两会期间公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从事文物工作多年,我深深感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文物工作越来越重视,社会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门的责任不断加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这是文物工作面临的基本形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董保华说,“《意见》体现了政策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从问题导向出发,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文件的表述方面、内容的重点方面和原则的强调方面,都有鲜明的指向性和针对性。”

文物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的矛盾日益凸显。“比如,在现代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国传统村落正不断遭受着‘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破坏,传统村落在大量消失。我国77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半数以上分布在农村乡镇和传统村落,整体保存现状令人担忧,大量文物保护单位急需抢救和保护。”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城市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突出工作重点、区分轻重缓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和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对此,郑晓幸建议国家及时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行动纲领,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指导推进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例如,可以实施‘乡村记忆’工程,用具体项目工程带动传统村落保护。加强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利用;禁止传统村落中各类破坏活动和行为,已构成破坏的,应予以恢复。”

《意见》明确提出,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将其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意见》强调了落实,这非常有意义,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文物保护的责任。把破坏文物的违法案件的发生列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此举力度很大,对文物保护工作很有帮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说。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文物工作是以政府为主、社会参与为基本机制的。首先要明确保护文物的主体责任在政府,任何法规政策都需要人来执行,既然明确了各级政府是责任主体,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文物工作最突出的矛盾。”董保华认为,目前最大的矛盾是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不平衡、不规范、不稳定,“我们对全国2800多个县的文物机构进行了全面的了解,真正有比较健全的文物行政机关的县不足300个,不到全部县的10%,难以承担文物工作的基本职能,更谈不上一些重要性的抢救项目和任务能够得到及时的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和工作层面的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文化厅厅长李晖认为,当前基层文物行政部门相对薄弱,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不相符合,与文化法治的要求不相符合,难以承担依法保护文物的艰巨任务。李晖建议,在《意见》出台的基础上,国家层面应制定更多有效的制度,规定基层设立与国家、省级相对应的文物行政执法部门或机构,配齐配强基本执法队伍,改变文物行政执法“头重脚轻”的现状。

在励小捷看来,《意见》中的另一个重要政策措施是强化了国家的文物执法督察制度,“当前建设性破坏严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镇化的进程时有冲突,国家文物主管部门要对下级部门进行督察。”

“我们也正在呼吁进一步加强文物执法力度。依法加强文物行政执法工作,是捍卫国家不可再生文化资源和遗产的法治保障和最后底线,其力度大小直接影响文化遗产保护成效乃至文物部门的形象。” 李晖建议,在修改文物保护法时应明确文物行政执法主体,理顺文物行政执法体制,统一全国文物行政执法队伍和执法模式,并赋予文物行政执法主体相应的执法权力。

董保华认为,加大依法行政、执法督查的力度,协同有关部门对犯罪行为进行有效打击,对法人违法及时控制,通过执法让群众了解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能够让大家规范自己的行为,使文物工作在法制轨道上正常开展。

“《意见》还强调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文物是宝贵的社会资源,保护的责任是全社会的,保护的成果也应该让全社会共享,希望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这也符合中央的共享理念。尤其对一些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社会力量和组织进行一些使用权的让渡,也能更好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励小捷说。

董保华认为,文物工作搞得好对当地社会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大家必须有这方面的意识和行动,有关部门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提高能力和水平,包括法制意识、执法能力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在克服编制人员少这一困难的情况下,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文物工作,这样才会赢得社会各界支持。

对于《意见》中提到的重视文物人才培养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认为,目前文物修复专业人才的缺口很大,断层严重。同时,目前实施古建修复的项目招投标办法将技艺最好的工匠师傅隔绝在外,不能为我所用。他希望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能够得到重视。

对此,董保华提出,基层的专业人才队伍编制严重不足、结构严重不合理,现行政策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呆在基层。“所以,文物系统的同志要认真学习《意见》,提出具体贯彻落实的举措,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工作得到加强,事业得到发展。”董保华说。(本报记者 王立元 薛 帅 胡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