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推出“清明上河图特展”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记者何自力 柳新勇)台北故宫博物院日前推出“书中龙也——历代十七帖法书名品展”及“清明上河图特展”。

“书中龙也——历代十七帖法书名品展”邀请观众欣赏“书圣”王羲之晚年时致友人信札所集成的《十七帖》,这些信札书体以草书为主,用笔流畅,线条遒劲有力,姿态匀称优美,有“书中龙也”的美誉。本次选展院藏历代《十七帖》相关作品13组件,借以呈现此烜赫名帖的书法之美,以及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影响和递变。《十七帖》因第一札起首写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原迹见于唐代,今已佚失不传,后人多借传世的临、摹、刻本及文献来勾勒原帖范式。

正值4月清明,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辟专室,推出“清明上河图特展”,将院藏8件《清明上河图》作品同时呈现于世人面前,让观众一同来领略明清两代画家所诠释的《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宋代风俗画的巨作,描绘北宋都城开封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写实的表现手法和传奇性的流传过程,不仅凝聚鉴赏者和收藏家的目光,亦是艺术史学者关注与研究的课题,“清明上河学”俨然兴起。历代画家从不同的视角及风俗轨迹,或仿效,或复制,留存至今者难以估计,学者指称约莫百余卷,典藏于各大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手中,反映出《清明上河图》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