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朗诵大赛:吟颂经典 抒发心声

来源: 中国文化报

颁奖典礼现场

本报记者 李佳霖 文/图

7月25日,由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主办,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曹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曹灿杯”全国青少年朗诵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在颁奖典礼上,著名表演艺术家曹灿、虹云等为获奖的选手和单位颁发了金奖、银奖、铜奖、特等奖,以及最高人气奖、最具潜质奖、最佳台风奖、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弘扬国学、传承经典的重要平台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曹灿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里讲故事。如今,当时的“曹灿叔叔”已年过八十,但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并致力于青少年儿童朗诵能力的培养。第二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大赛于2016年3月至8月举办。评审专家由瞿弦和、陈铎、殷之光、方明等国内知名的朗诵表演艺术家组成,中央电视台播音指导虹云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大赛涵盖北京、上海等近20个地区,57个赛区122个分赛区的近20万名青少年参与其中。

“‘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大赛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总政话剧团一级演员、编剧、导演刘纪宏如此评价大赛。刘纪宏表示,孩子们在青少年时期种下艺术的种子,对他们一生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曹灿杯”正是开拓了这样一个培育种子的肥沃土壤,孩子们得以在这里接受艺术雨露的滋润,接受优秀艺术家的培育。

“中华民族的诗词、古诗文,尤其是唐诗宋词,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近些年,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侵袭不可小觑,在这个环境下,曹灿对祖国语言艺术的热爱、忠诚、弘扬让人感动,而‘曹灿杯’也成为弘扬国学、传承经典的重要平台。”刘纪宏说。

而对于大赛的意义,曹灿本人的表达则更加言简意赅,他说,就是让孩子们热爱我们的母语,就是要传承经典、诵古歌今、拥抱母语、弘扬心声。

给语言障碍的孩子一个平等的舞台

清音计划是“曹灿杯”朗诵大赛的亮点之一。该计划邀请全国各地语言障碍儿童免费参与赛事全程活动,是一项关爱语言障碍儿童的公益活动。

很多孩子由于耳朵失聪等原因,没有先天语言表达能力。但他们经过矫治、康复训练后,在舞台上的表现令人震撼和感动。在颁奖典礼上,获奖的有语言障碍的小选手们表演了诗歌朗诵《倾听》。这些小选手中的小女孩们,发辫上都绑着漂亮的头花,其实这就是她们的植入耳蜗。

“我环顾四周,大街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好匆忙。我环顾四周,城市里的高楼五光十色,真漂亮……我的世界本来寂静,你的眼神充满爱意,你的帮助给我鼓励……”在清音小选手们的朗诵中,记者发现,他们虽然在表现力上和其他正常孩子相比明显有些差距,但是语言表达流畅、发音准确,而且毫不怯场。

“现在很多语言障碍的孩子通过植入耳蜗、康复训练等,都可以发出声音。他们不需要同情,更需要和普通人一样的平等和关爱,需要一个舞台给他们展现自己的机会。”“曹灿杯”朗诵大赛江西分赛区负责人王岚在与这些孩子和家长的接触中发现。她表示,正因为在与南昌市启音学校的多次互动中有了这样的感悟,因此江西分赛区把开始时的口号“用声音传递价值”,改成“用声音传递爱”。“现在我们与江西南昌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了‘清音爱心基金’,希望更多有语言障碍的孩子能通过朗诵,让语言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得以提升。”她说。

“从无声世界到聆听,再到发出声音,孩子的父母、老师都得付出很多努力,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基础性的康复工作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与正常孩子在一起的语言环境。‘曹灿杯’朗诵大赛的清音计划让这些孩子有机会去展示自己,与正常孩子一起站在舞台上感受朗诵的魅力,这给这些孩子、他们的父母、康复工作者很多希望。”吉林聋儿康复中心老师刘陶莹说。

朗诵自己的作品抒发自己的心声

“2015年首届‘曹灿杯’全国青少年朗诵大赛举办后,评委和专家发现很多朗诵作品重复、陈旧,适合青少年的朗诵作品匮乏。”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在第二届曹灿杯举办之初,主办方就启动了朗诵原创作品征集活动,希望孩子们能在舞台上朗诵自己的作品、抒发自己的心声。

原创作品征集活动历时3个月,共收到原创作品600余篇,其中有136篇作品分别获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原创作品评选专家评审组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担任评审组长,著名作家张之路,北京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李明新担任评审委员。在颁奖典礼上,陈天枢、耿嘉毅等4位小朋友带来了原创诗歌朗诵《我的祖国,我的家乡》。作品从妈妈送了一幅世界地图、一幅中国地图展开,“我”在这两幅地图上观察祖国、首都北京、家乡,以及勾勒各个旅游地与祖国、家乡的位置、风光等,突出“我”爱祖国、爱家乡的诚挚情感。作品贴近小朋友的生活,朗诵抑扬顿挫、感情饱满,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另外,在颁奖现场,曹灿、陈铎、虹云、刘纪宏、瞿弦和为观众带来了《聪明的小乌龟》、《我爱这土地》、《满江红·岳母刺字》等朗诵作品,让人感受到老一辈朗诵艺术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