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不可战胜——《谁主沉浮》“党建之路”巡演走进延安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本报驻浙江记者 苏唯谦

7月16日晚,延安宝塔山的晚霞余辉尚未褪尽,前来观看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谁主沉浮》演出的观众就陆续走进了陕西省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剧院。开演后,随着剧中毛泽东、张国焘、董必武、何叔衡、李汉俊、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大声宣告开天辟地的历史使命和坚定信仰,台下响起了热烈掌声。

由孟冰编剧、宫晓东执导的大型政论体话剧《谁主沉浮》,运用“穿越”手法讲述故事,以当代青年记者雷子的视角展示中共一大代表们的不同命运:李汉俊、邓恩铭、何叔衡、陈潭秋为了共产主义理想慷慨赴死,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至死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背叛革命……

“《谁主沉浮》是一部爱国主义好作品,让我们从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和教育。该剧穿越时空的人物对话和心灵剖析,以及13位一大党代表的人生经历,昭示了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道路艰辛和今天幸福的来之不易。”演出结束后,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团长安振华表示,“信仰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该剧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报效祖国、实干兴邦,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应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延安大学教育科学院党委书记闫世笙说:“感谢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为延安人民带来这么好的精神食粮,剧中共产党人为追求理想坚持奋斗、不怕牺牲,最终实现了新中国的诞生和崛起。”

“作为出生在革命老区延安的下一代,我一直为自己对党史的无知而感到汗颜,《谁主沉浮》给我补上了这一课。当看到我党创始人为信仰不惜流血牺牲,我忍不住流下泪水。他们舍生忘死创造了新世界,我们要记得他们的奋斗与牺牲,我们这一辈人也要不断追求理想,再创新辉煌。”从事餐饮业的“80后”观众付丽娜说。

在演出现场,承接《谁主沉浮》延安巡演工作的延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天有、副总经理赵秉峰告诉记者,他们是将这出“舞台剧版的《建党伟业》”作为纪念建党95周年和“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以及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来精心组织的。宋天有表示:“话剧《谁主沉浮》与我们打造的情景舞剧《延安保育院》和新推出的大型跨界融合舞台剧‘红秀’《延安延安》有异曲同工之妙。”

据悉,《谁主沉浮》自今年5月启动“党建之路”全国巡演以来,一路获点赞不断。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演出时,从事教育工作的观众赵慧琴说:“该剧表现形式新颖,让青年观众更能接受,但这并没有削弱全剧极为厚重的内涵。”浦东某电子企业总工程师张先生认为该剧的确令人深思和动容。在北京青年剧场演出时,观众掌声雷动,观众赵旭激动地说:“我在《谁主沉浮》中寻找到了关于信仰的答案!”

“我们之所以乐于接演《谁主沉浮》,正是看中其‘越演越赞’的魅力。该剧是近几年难得的有情怀的好剧,弘扬主旋律且定位准确的精品,当然有市场。”上海锦辉艺术传播公司制作总监王唯说。据了解,目前该剧已演出160多场,演出收入达上千万元。

谈及该剧的演出经历,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党组织负责人李巧玲表示:“《谁主沉浮》自2011年首演以来获得了很多荣誉,不仅入选了2010—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还获得中国话剧金狮剧目奖,参演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获得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等。今年正值纪念建党95周年,剧组历时3个月赴上海、江西、广东、福建、广西、贵州、陕西、河北、北京等‘党建之路’巡演32场。如此长时间、大跨度的巡演对我们剧团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饰演毛泽东的演员张康男外形与角色并非很相像,就将重点放在寻找人物的内心逻辑上,他追求神似的演出风格获得观众认可。而剧中李汉俊的扮演者李钺则表示:“每当我们辗转于大江南北,将作品及作品中的精神诠释给观众时,我们自己也在不断成长。”

有专家评论,从第一次观看《谁主沉浮》到时隔几年再看该剧,演员阵容和整个团队都更成熟了。而让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宋迎秋深有感触的是,《谁主沉浮》用艺术的形式让沿途党员干部和群众重温了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