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 毅
“致正能量型家长:若想孩子暑假励志,就到图书馆来看电影。”日前,陕西省安康市图书馆馆长李焕龙通过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分享着图书馆8月优秀电影展播活动的排片情况,《百团大战》、《守望天山》、《钱学森》等将在该馆电子阅览室内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缤纷的暑假。将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孩子们的需求相结合,陕西众多基层文化单位正在不约而同地充实着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我那调皮的孙子,自从参加了文化站的暑期兴趣班后,变化很大,电视看得少了,手机也不怎么玩了。”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新华社区留守老人张大妈激动地说。连日来,双龙镇文化站里热闹非凡,朗朗的读书声、悠扬的歌声、咯咯的笑声,吸引了众多假期里“被放羊”的中小学生。文化站利用现有文化资源,邀请镇干部中有文艺特长的同志担任义务老师,不但为孩子们带来书法、绘画、电子琴、舞蹈、象棋、篮球等多个门类的全免费培训,更让爷爷、奶奶们少了一份“拢不住”的烦恼,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多了一份安心。
“真是太好了!暑假正愁孩子怎么过,看到公告知道了这次培训,内容很好而且不收费,还都是名师讲课,我赶紧给孩子报了名。”陕西省蒲城县实验中学学生王立的家长常金婉说。原来,为了使中小学生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7月13日至23日,蒲城县委组织部、县文体广电局、县教育局共同携手在县图书馆开展了“阅读与作文”公益培训活动。由县城初中和小学的县管拔尖人才、优秀教师和历史文化专家7名老师为学生授课,国学经典、阅读写作技巧、读书交流、县域历史文化知识等内容以不同于课堂上的常规讲述,为80多名中小学生烹调出有趣、有料且丰盛的暑期大餐。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学生如今沉浸于玩手机、电脑,少有时间能静静地坐下来看书。这次公益培训,不仅在于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还要让全民阅读蔚然成风。”蒲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石雨如是说。
然而,公益培训的名额毕竟有限,面对众多家长的恳求和未报上名孩子的失落表情,蒲城县文体广电局局长樊宝平想到了一个妙招,他们依托自身优势,采取了“现场培训+网络传播”的教学模式,通过把讲课内容全程录制成视频,上传至县图书馆网站、蒲城党建网,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学和文化资源。
对于国家一级文化馆、陕西省十佳文化馆——西安户县文化馆来说,暑假绝对是亲近少年儿童的大好时机,除了零门槛、全免费剪纸艺术培训班等让馆里人气高涨外,文化馆还积极走到馆外,通过“达人”梦想秀的舞台,让孩子们能够在家门口放飞自己的艺术梦想。县文化馆与共青团户县委员会、户县兴伦购物中心合作,每到周末,就会让上百名追梦少年登上精心设计的才艺舞台,收获并珍藏激动、梦幻的假期生活。
在户县文化馆馆长程君宝看来,如今的孩子们很渴望吸收优秀的文化艺术,而良性运作的才艺大赛就是搭建在家门口的舞台。他希望更多的企业及个人能参与到关爱少年儿童的公益活动中来,让雏鹰大展英姿。
同样喜欢走到馆外的还有众多“流动图书馆”。在渭南市潼关县岳渎公园等孩子们较为集中的地方,由潼关县图书馆驶出的图书流动车,装载着2016年新采购的社科类、文学类、历史地理类、少儿卡通类等千余种畅销图书,主动贴近潜在读者。“图书流动车可以让群众不用去图书馆就能看好书,在休闲的同时增长知识。大家还可以把喜欢的图书带回家,14天内归还即可。”图书流动车负责人孟庆介绍。
“致求知型家长:想让孩子读书,又不知读什么、怎么读,就到图书馆来。”这些天来,李焕龙每天都通过网络推介着自家图书馆,虽然该馆网站及“书香安康”公众号就暑期少儿图书推荐分成思想励志、人文历史、儿童文学、青春文学等多个类别不间断地推荐优秀图书,作为馆长的他还是希望更多的孩子及其家庭能把走进图书馆变成习惯,因为这样一来,孩子们充实的便不仅仅是一个暑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