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媒网讯 近日,现代京剧《脚印》在河北省廊坊市明珠影剧院首演。
该剧以“新中国反贪第一大案”为题材,以刘青山为人物原型。刘青山在剧中化名刘敬山,全剧围绕刘敬山的妻子及儿子展开,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贪污犯刘敬山被执行枪决及其身后的故事,从人性角度审视剧中人物,艺术地再现了历史。“该剧独到之处在于,作为反腐题材,没有直接描写贪腐者的劣迹,而是另辟蹊径,摈弃了司空见惯的高声教化,从关爱的角度,从贪腐者思想到行为上的变化进行深入开掘。”戏曲评论家李春熹说。
这个当时震惊全国的故事发生在廊坊,主人公是廊坊人,廊坊的编剧写廊坊事,廊坊的团体排廊坊戏,再现本土历史,反映时代主题,以警示教育后人。“该剧以廊坊百花戏剧艺术团为班底,演职人员本着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立足本土文化,再现廊坊的历史,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编剧兰万玲强调,“创作《脚印》我做了5年的思考,罪犯的妻子除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还要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一切,在内心情感的把握和表达上是极大的挑战。”
在主创人员的选配上,该剧由大厂剧作家赵德平为艺术总监,戏曲导演宋强执导,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指引,充分整合了三地艺术资源。整部戏虽以廊坊本地演职人员为班底,坚持自主原创的原则,但为了保证艺术质量,主创团队特邀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重点戏曲院团、院校、艺术研究机构的名家新秀加盟,邀请了著名京剧演员张笠媛、王越、武广江、姜志军、张晓宇等联袂主演。“此次新剧创排的过程,也是提升、优化廊坊戏剧工作者水平和能力的过程,从艺术工作领域积极响应了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兰万玲说。
《脚印》的剧本前期经过一年多认真打磨,并于2015年底专门在北京召开了研讨会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但从正式建组到首演呈现、二度创作的过程仅一个多月时间,恰逢暑热,承办演出任务的廊坊市剧协和百花戏剧艺术团,克服了资金有限、场地紧张、资源不足、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实际困难;京津两地受邀参加排演的主创人员则放下身段、完全融入到基层小团艰苦创业的氛围中,和本土演员一起冒着高温坚持排练,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看完贪腐者留给亲人的眼泪和心酸,让人深深反思,为什么革命的功臣会堕落,进而更加期待制度反腐取得更大成效。”戏曲史论研究员周传家说。(记者王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