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七上海艺术商圈启动
让艺术体验融入实体商业
本报讯 (记者罗群)近日,酝酿已久的2017上海艺术商圈正式启动,合作商业企业授牌仪式同期举行。
活动当天,昆曲名家张军、知名二胡演奏家段皑皑分别与小提琴和四重奏乐队合作,表演昆曲《寻梦·江儿水》、二胡与弦乐五重奏《自由探戈》。张军表示,希望借助上海艺术商圈,在更多场合传播昆曲。
2017上海艺术商圈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联合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共同担任活动指导单位,上海各区文化和商务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共有70余家商场和70余家艺术机构报名参与。经过遴选、协调,包括展览、装置、演出、讲坛、手工体验在内的百余项艺术项目,将陆续在上海浦东、静安、长宁等8个区的30家商场落户。“上海艺术商圈旨在创造艺术展示、文化普及的新渠道,希望借助上海艺术商圈让艺术成为都市文化的核心和市民的生活方式。”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说。
为了让文化艺术与商业碰撞出新火花,主办方花了不少心思。商场中观众流动性强,商业设施的特殊布局也不同于剧院、美术馆,因而,不能机械地把剧院、美术馆中的演出、展览照搬到商场。据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童颖介绍,上海艺术商圈活动结合商家具体情况,进行“一店一方案”的精准输送。比如,拥有400余年历史的豫园是江南古典园林,力求展现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主办方就将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坛、授课等项目安排在这里;虹桥南丰城与儿童相关的购物、游乐等设施较为集中,主办方就在这里主推儿童剧、手工体验等项目。
与一般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同,上海艺术商圈活动提供的艺术项目,需要商家适当出资采购。“文化艺术有效提升了商业品牌的形象与文化品位,商家有理由为艺术买单。经由政府输出的艺术项目,无论水准还是价格,都可以让商家放心。”童颖说,“同时,上海艺术商圈活动更长远的考虑是为艺术家与商业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平台和契机,商业地产是艺术的蓝海,艺术是商业地产的未来所在,两者的对话、合作将擦出耀眼的火花。”
据了解,为鼓励文化艺术与商业联动,上海已做过多次尝试——2013年试水“环球港公共文化空间”项目,“2014奔牛·上海大型城市公共艺术展”推进新型城市艺术,2016年出台《上海市促进新消费发展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的行动计划》,鼓励一批展览、演出等文化项目与商圈、商街、商场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