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映5天的青春片《闪光少女》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张宣传团队集体下跪致歉的海报。海报中,七位宣发人员一起下跪,并举着“排片我要的”“预告片我剪的”“海报我做的”等七张牌子,向观众道歉:“对不起,请大家不要因为我们的失误而错过一部好电影!”而辅助文案,则是以豆瓣、猫眼、百度糯米等多个影评网站的高评分对比惨淡的票房以及所剩无几的排片量。
此事一出便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对下跪的举动十分反感:“好电影当然会有观众的支持,为什么要搞下跪这一套?”“不搞道德绑架我还是会去看的!”
作为一部成本较低、新人出演、并以“二次元”为卖点的校园青春励志电影,该片虽然收获了不少粉丝的力挺,然而由于受众面有限,各大院线似乎对此却并不感冒:影片上映一周,排片占比最高的一天也不过8.8%。如此一来,其宣发团队终于坐不住了。
据悉,“海报下跪”这一宣发行为并非《闪光少女》宣发团队的首次“突发奇想”——早在7月13日,网上就出现了一系列该团队以“海报做得丑”等为主题的文章,如《这么好看的电影,谁答应你们用这么丑的海报》《一部差点被名字和海报毁掉的好电影》等。此次宣发用纸板挡脸集体下跪,可谓是“自黑”式宣传模式的延续。
有意思的是,《闪光少女》的海报设计师在海报发出当晚发朋友圈称:“我没跪,也不需要你为我跪。”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其对此次“下跪宣传”行为颇有不满。
实际上,“下跪求排片”在电影圈并非首次。继2016年《百鸟朝凤》制片人方励“下跪求排片”之后,不少中小成本的国产电影似乎在“卖惨”求排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这样极端的方式求关注、求支持,一方面反映出电影市场发展的不均衡,另一方面则看出电影在营销手段上的失控。未来,谁也不知道营销方或是制片方为了票房还会玩出哪些新花样。
如果说下跪这种行为,一次两次还可与“真诚”“悲壮”等挂钩,那么三番五次就纯属作秀了。倘若做电影都带着一种不在乎脸面的乞讨心态,那么作品质量恐怕也难有保障。虽然说艺术需要“接地气”,以谦逊的创作态度面向大众;但同时,艺术创作者和传播者更要有“骨气”,只要创作过程真诚,作品无愧于心,便应该对艺术之外的得失存一份坦然。
素 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