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珍贵的机会,一笔难得的财富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9年全国基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队伍示范性培训——旅游公共服务专题研习班举办

日前,在文化和旅游部北戴河培训中心会议厅,2019年全国基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队伍示范性培训——旅游公共服务专题研习班的专题教学课程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课间休息时,记者采访了此次研习班学员、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周声发。“课间休息只有10分钟,我们长话短说。课程很是‘对胃口’‘接地气’,一点也不想错过。”对这次培训的珍惜,周声发溢于言表。

此次研习班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从5月30日持续至6月5日,为期7天。来自北京、天津、山西等31个省区市的51名基层文化和旅游服务管理人员参加了研习班。学员们纷纷表示,参加培训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更新了思想观念,提升了理论素养,更会努力将所学所思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学习中健全知识

宁夏固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文化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科长李国良表示,5月30日离家以来,一路上感触很深,特别是从天津到秦皇岛再到培训中心,各类旅游交通标识非常明了,让他这位“异乡人”的出行很是畅通。用他的话说,这次培训从出发到目的地的过程,就是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学习之行。

到培训中心后,聆听的几场专题教学,更是让他收获多多。苏州和大连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讲授的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思考举措,让他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都是城市公共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文旅融合,必须坚持主客共享,将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之中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旅游研究院有关专家则分别从全域旅游和旅游集散中心两个层面讲授了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思考,让他了解到旅游公共服务是对一个地区社会管理服务能力的综合考量,是政府与社会共同构建、硬件基础设施与软件服务有机衔接的综合体系,缺少哪一个方面都不完整、不到位。

“研习班授课内容全面、丰富,具有针对性,让我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开拓了视野,知识储备得到进一步提升。”周声发说,培训还为各地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员提供了一个方便、宽阔的交流平台,学员结合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和老师进行交流、探讨,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各地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效果。

“研习班开设的关于文旅融合具体途径的课程,有分析、有实例,对认识当前大环境下文旅融合的发展现状很有帮助。培训期间,学员们对今后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方向,以及如何更好提升当地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进行了深入讨论。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中获得了一笔难得的知识财富。”广西河池巴马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文化事业管理股股长覃丽娟表示。

在体验中激发认知

除了专题教学,研习班还安排了现场教学环节。鸽子窝公园游客服务中心、中国华录北戴河数据湖、北戴河智慧城市指挥中心、阿那亚社区等,一个个北戴河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典型范例,让学员们感受颇深。

周声发对这几个现场教学地都竖起大拇指点赞。鸽子窝公园游客服务中心是集售检票、旅游厕所、休息区、餐饮为一体的高标准旅游服务中心。中国华录北戴河数据湖提供湖存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等六大类共性基础支撑服务,支撑城市大数据特色产业发展和行业运用。在北戴河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北戴河的实时游客人数、分时趋势、客源地、热门路线、旅游片区排名等数据一目了然。“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齐全,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在各个方面都很到位,给各地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周声发说。

贵州省赤水市文体旅游局主任科员廖泉梅则对黄金海岸度假区的阿那亚社区印象深刻。该社区是一个全资源滨海旅游度假综合体,项目配套设施完善,拥有三联海边公益图书馆、沙丘美术馆、邻里中心等。“在一些地方,度假区的配套公共文化产品一般都是由地方的行政部门来配置。但是在这个度假区中,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将高质量文化产品配置其中。本地居民、外来游客的文化需求都得到满足,实现了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廖泉梅说。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共服务处调研员刘军也对该社区的文旅融合赞叹不已。“旅游发展起来后,可以有意识地将公共文化项目补充到其中,比如阿那亚社区中图书馆、美术馆的设置,就是把公共文化融入到旅游中,让游客也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刘军说。

在实践中谋求发展

在培训中的收获,到基层后如何付诸实践,也是学员们一直思考的问题。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主任科员代蓓表示,首先要搞清楚现有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资源底数,文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明确,但旅游的公共服务设施目前来看涵盖面较广,如何建设还需认真研究。其次要搞清楚现有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短板,比如基层文化设施欠缺活力、旅游咨询中心服务效率不高的问题。再者还要搞清楚现有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特点,让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旅游更具活力,让旅游公共服务体现更多人文魅力。

河南省新郑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赵舒琪则思考得更具体。“比如在新郑黄帝故里、具茨山等景区融入非遗展示、互动体验等元素,大力发展文化研学、精品民宿、生态观光等全域旅游新业态和沉浸体验式旅游产品,使旅游景区实现良性发展,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促进新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兴奋点’,让群众共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红利’。”赵舒琪说。

“通过培训,认识到旅游公共服务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提升,比如旅游公共服务要重视精细化服务,要通过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满足游客的要求和期望值。”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副局长戈海英说,在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还要提高引入战略合作者和专业运营团队的门槛,避免出现开发投资不足、经营挖掘不够、履行投资协议不到位等情况,同时要建立旅游公共服务项目投资引导目录,确保旅游公共服务项目有序开发、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合理。

据了解,此次研习班是基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队伍示范性培训中第一期以旅游为主题的研习班。今后,公共服务司将根据基层实际需求,进一步扩大旅游公共服务培训班次,培训一批优秀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人才,努力夯实文旅融合发展的人才基础。

(本报记者  李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