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线木偶永定土楼景区供图
“生长在福建这片土地上,想不成为文艺女青年都难。”日前,热播剧《都挺好》女主角、福建旅游形象大使姚晨在参观了永定土楼的振成楼、福裕楼、客家家风楼等后发了一条微博,不到一天就获点赞3万+。
龙岩永定是著名土楼之乡,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永定全力实施“文旅兴区”战略,结合当地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土楼民俗风情,大力实施“文化进土楼”工程,积极引入非遗进土楼,开展“看世遗·学非遗”非遗文化进永定土楼研学体验项目,推进土楼和客家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让千年土楼这颗明珠更加璀璨。
抢救第一把非遗保护好
位于福建龙岩的永定土楼,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目前,永定现存土楼数量有2.3万多座,有方形、圆形和五凤楼等30多种,永定土楼景区被评为5A级景区。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永定客家人传承了丰富的客家文化和民俗风情,留下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09年,永定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非遗普查工作,并以乡镇为单位分别编印了《非遗普查成果汇编》,收集了大量非遗传承文献资料;定期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讨会,持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发展工作。
截至目前,永定区拥有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永定万应茶制作工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永定客家山歌、永定土楼楹联等省级非遗项目2个,以及永定客家家训文化等市级非遗项目38个。
永定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林如居介绍,为传承与保护非遗项目,擦亮土楼这一金字招牌,近年来永定大力实施了“文化进土楼”工程,按照“一楼一景致、一楼一特色、一楼一主题”的理念,投入约1亿元建造、改造了建筑文化展示馆、客家家训馆、客家家风楼、客家婚庆馆、民间绝艺馆、“万应茶饼”原秘方古制法传习所等多处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场所,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永定传统非遗艺术。
互动体验让非遗“活”起来
“通过推动‘非遗进土楼’工程,让非遗在传承创新中与旅游相结合,加强互动体验,让非遗‘活’起来,这不仅能够增加景区游览内容与互动性,也能起到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标表示。
近年来,永定土楼景区在开发系列非遗项目时注重“体验互动”,如永定土楼建筑文化展示馆除了展示土楼建筑、客家农具等之外,还以现场教学的方式让游客参与体验土楼营造技艺;客家婚俗是客家文化习俗中较有特色的一种习俗,在土楼上演妙趣横生的客家婚俗活动,更是吸引不少游客参与扮演新婚男女,体验客家婚俗的文化内涵……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可以在永定土楼景区内看到一支特色民俗表演队,他们由省非遗传承人李德忠和各行业民间艺人等50多人组成,为游客表演十番音乐、提线木偶、客家山歌、客家婚俗、民间绝艺等,受到国内外游客欢迎。
为了吸引更多学子来体验非遗,永定还开展了以“看世遗·学非遗”为主题的非遗文化进永定土楼研学体验项目,推出了“耕读传家”“益在民生”“清廉风物”“家国情怀”等各具特色的研学之旅精品线路,吸引国内外青少年来学习非遗传承,感受耕读传家的客家文化。
此外,龙岩还积极引导开展各类非遗宣传和非遗传承培训,如举办土楼营造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带徒传艺活动;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组织编写各类非遗乡土教材,在全市85所中小学开设非遗课程,每年开展活动达300多场(次)。
(吴健芳李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