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四川省古籍修复技艺大赛举办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赛选手正在专心致志地修复古籍(四川省图书馆提供)

本报讯   日前,首届四川省古籍修复技艺大赛在四川省图书馆拉开帷幕。来自四川全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高校图书馆系统14家单位的24名古籍修复师报名参赛,高手云集四川,为古籍“把脉问诊”。

根据比赛规则,参赛人员选择一册古籍,按照整旧如旧、最小干预等原则对文献进行修复,自行选择修复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或最能展示修复技艺的环节录制五分钟以内的视频,最后将视频和修复作品一并报送给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由古籍修复专家根据参赛者作品完成质量进行评分。

比赛现场,参赛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古籍一页页摊开,用浆糊和相应的纸张从背面将蛀洞修补好。不一会儿,他们就完成了浆糊调制、书叶的补破、喷潮、折叶、修齐毛茬和齐栏等修复流程,5名修复专家根据参赛者的实际操作情况现场评分。最后,来自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等6家单位的15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本次大赛旨在培养和选拔更多古籍保护和修复人才,促进古籍修复技艺不断提高。”据大赛主办方四川省图书馆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赛是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部署,挖掘中华古籍的深厚文化内涵,真正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积极响应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华传统晒书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四川省古籍修复同行第一次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修复技艺的切磋和交流。

记者了解到,四川是全国重要的古籍文献资源大省,但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终年温暖湿润,古籍潮湿、发霉及虫蛀等现象十分严重。经统计,目前四川省古籍藏量约220万册,其中2/3古籍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急需修复。

(驻四川记者王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