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文化广场的浙江省文化馆美术展厅,看到室内一幅幅色彩丰富、别具创意的剪纸作品引人注目,灵动喜庆的团花剪纸、恬静舒适的城市风光、栩栩如生的动物世界等200多件剪纸作品让观众赞不绝口。这是由浙江省文化馆主办,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及杭州市文化馆、温州市文化馆、台州市文化馆、金华市文化馆、义乌市文化馆、温岭市文化馆联合承办的“童心视界”学生剪纸作品五市(杭州、温州、台州、金华、义乌)联展,也是浙江省文化馆今年推出的“以精品奉献人民——浙江省民间手工艺教学”系列成果展的第三个展览。
“这幅剪纸是我创作的,我们城市的夜晚就是这么美。”站在剪纸作品《新城夜市》前,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的准三年级学生钱沐宏自豪地说。
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美术老师冯红骄告诉记者,早在2007年,该校就将剪纸引进校园、扎根课堂,将剪纸艺术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2010年,编写完成剪纸校本教材,建立“宋胜林艺术传承工作室”,并聘请宋胜林为艺术顾问;2011年,学校被评为“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2012年,学校被评为全国艺术特色学校。这些年来,剪纸已成为学校的一张金名片。“就连学校的保安师傅都剪得一手好作品,学生的作品更是屡屡获奖。”她说。
“我校作为剪纸传承教学基地,剪纸艺术教学是校园里的文化特色项目,校内建有剪纸博物馆,创办了剪纸社团。我们希望这一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美好思想情感和独特审美趣味的民间艺术在校园里发扬光大,也让每位学生在剪纸活动的设计和创造过程中享受成功、感受快乐。”义乌市幸福湖小学校长季敬堂说。
台州温岭市横湖小学是浙江省级非遗“温岭海洋剪纸”的传承教学基地,也是台州市首批地方文化教育特色学校。该校通过将传统海洋剪纸和美术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这一非遗项目,并在全校进行推广和深化,创设了《海洋剪纸》课程,并汇编了《潮音·海花——温岭市横湖小学海洋剪纸作品集》。
“作为浙江的百年名校,校园内已营造出了浓厚的剪纸艺术氛围和浓郁的艺术气息。”横湖小学美术老师赵燕说,今年5月31日,该校为全市小朋友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六一”礼物:由该校师生、校友创作的118幅充满“渔味”的剪纸作品——“潮音海花”温岭海洋剪纸横湖小学传承基地作品展在温岭市文化馆展出,给温岭观众带去美的享受。
据了解,浙江省文化馆民间艺术研究中心长期面向全省免费开设剪纸教学课程,培养了一批基层剪纸艺术创作骨干。多年来,当地剪纸艺术家走进学校、深入生活、传承发展,结出了丰硕果实。经全省各市推荐申报,此次展览选取了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乐清市学生实践学校、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温岭市横湖小学、义乌市幸福湖小学五所有剪纸教学特色的学校参加联展,一幅幅童趣盎然、活泼灵动的作品,展现了学生的“童心视界”。
据悉,这五所学校几乎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剪纸手工教学课,让学生在动手中了解这门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我们从5年前开始招募省内手工艺从业者,请他们给学校老师进行系统培训,然后老师再教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传统手工艺开枝散叶。”浙江省文化馆民间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鲍海斌说。
年逾七十的杭州剪纸艺术协会会长宋胜林现在可谓桃李满天下,多年来,他为传承剪纸艺术奔波忙碌,不仅为社区群众免费教学,也为建筑工人、武警战士传授技艺,还对农村留守儿童、中小学生因材施教。他说:“我做这些只为把剪纸艺术传承给更多人。”
“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这些剪纸作品既宣扬了传统文化,也注入了时尚元素,有出人意料的惊喜,要为他们的匠心独运点赞。”观众王梓看展后有感而发。
浙江省文化馆党总支副书记顾炯表示,参展学生的剪纸作品以城市、乡村、海洋等为主题,凭借丰富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视角去发现祖国的变化与发展,用灵巧的双手去展现身边的优美风景。“他们剪出了对传统艺术的独特理解、对美丽家园的浓浓爱意、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梦想,这正是他们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诚挚的致意。”顾炯说。
(本报驻浙江记者 骆 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