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潇湘”演绎传统与现代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文化报

“欢乐潇湘”长沙市雨花区选拔赛现场。  刘 芳 摄

8月26日下午,长沙实验剧场,长沙市雨花区200余名群众文艺爱好者盛装打扮,登上舞台,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欢乐潇湘 品质长沙 幸福雨花”2019年雨花区群众文艺汇演区级选拔赛,表演了舞蹈、京歌、花鼓戏、旗袍秀等精彩节目。

这只是三湘大地当前正在火热开展的“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汇演活动的一个缩影。夏末秋初,全省各县市区的“欢乐潇湘”选拔赛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年是湖南省连续第七年举办“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活动,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大热爱文艺的群众纷纷走上舞台,展现自己的文化热情和一技之长,载歌载舞齐颂祖国。

群众文艺爱好者踊跃登台

“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活动始于2013年,每年从春到秋,时间跨度半年多,用一场场以百姓为主角、“草根”当明星的文艺汇演和书法、美术展览等文艺活动,让三湘儿女共享文化发展红利。

7年来,“欢乐潇湘”的舞台壮大了湖南群众文艺队伍,诞生了一大批原创群众文艺作品,也见证了湖南群众文艺的发展繁荣。与此同时,“欢乐潇湘”也成为湖南最响亮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是该省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群众文化活动,也是丰富该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群众文艺事业发展的一项成效显著的举措。

文艺节目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演身边人、身边事,在参与和创作中自我表现、自我提升,是“欢乐潇湘”活动始终坚持的准则。几年来,活动已成为群众翘首以盼、踊跃参与的文化盛事。退休后的长沙市民彭彩云已连续第3年参加“欢乐潇湘”文艺活动,她介绍,自己所在的雨花区侯家塘街道凤传奇艺术团7年来没有错过任何一届“欢乐潇湘”活动。

在今年的活动中,长沙市长沙县自6月以来,共举办各类“欢乐潇湘”海选和展演活动近200场,70余支群众文艺团队、10万多名群众参与其中。在湘西保靖县,30支队伍、1000多名群众参与了县级选拔赛,共有2万多名群众现场观看,近15万观众观看了电视直播。

歌颂伟大祖国 讲好湖南故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湖南各地筹备“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活动中,广大群众自发把70年间亲身经历的祖国发生的巨变,通过编排各式各样的节目反映出来,既丰富了文化生活,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在长沙市雨花区的选拔赛上,由侯家塘街道选送的情景舞蹈《初心》以精准扶贫为主题,表现了党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图景。“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舞蹈节目生动展现这个主题,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多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的主旨思想。”节目编导郭威介绍,“节目共有26位演员,以侯家塘街道凤传奇艺术团为主体,两个多月来,演员们不避酷暑坚持排练,热情很高。”

在郴州宜章县“欢乐潇湘”的舞台上,器乐演奏《盛世国乐》、小品《我们不缺钙》、情景舞蹈《映山红》等节目既有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巧妙结合之作,也有更多贴近现实生活的创作,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宜章县的建设发展成就和群众的精神文化风貌。

在衡南县的汇演活动中,由群众创作、演出的12个节目带着泥土的清香和文化的气息,演绎了一个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故事。

“我们希望各地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主题,组织创作展演一批优秀群众文艺作品,讲好湖南故事。站在建设文化强省的高度,使活动的举办起到凝聚人心、陶冶情操、娱乐身心、沟通感情、鼓舞精神的作用,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尚斌说。

除常见的歌舞、器乐演奏、演艺小品等节目类型外,弹词、丝弦、打溜子、渔鼓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也在“欢乐潇湘”的舞台上散发别样魅力,结合当代的百姓故事,演绎着传统与现代的新篇章。

活动组织、传播更加创新亲民

“‘欢乐潇湘’能成为湖南省群众文化领域的一个品牌活动,是由于前几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已经在群众中播下了文化艺术的种子,激发了全社会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今后,这个品牌的延续需要的是创新与融合。”尚斌表示,在当前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欢乐潇湘”这一品牌有了持续性发展的强大动力,独具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百姓生活,对于游客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由百姓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更容易让游客感受到参与性和互动性,有助于当地旅游景区人文价值的开发。

今年的“欢乐潇湘”舞台上,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少节目中加入了时尚潮流文化,吸引了年轻群体的参与。岳阳市民把时尚舞步从社交平台跳上了“欢乐潇湘”这个百姓舞台,打通了不同年龄层文艺爱好者之间的沟通壁垒。张家界以“唱享非遗”的形式举行“欢乐潇湘”文艺活动,将节目选拔赛与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寻找“张家界最靓音”全民竞选活动海选联合举办,参赛选手纷纷演唱了民歌类、戏曲类、曲艺类的非遗曲目,讲述非遗传承人的传承之路,解读张家界音乐类非遗的文化内涵。

不仅节目内容更加多元,今年的“欢乐潇湘”活动传播方式也更加亲民。除采用传统媒体外,部分市、州开始采用新媒体直播和微博转发,运用新媒体技术让活动传播范围更大、群众参与感更强。在移动互联技术的加持下,不论身处何方,群众都可以随时随地掏出手机观看节目视频,“永不落幕的欢乐潇湘”成为可能。

县市区选拔赛后,市州复赛同时在湖南各地相继举行,9月中旬,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经过层层选拔、集结了全省群众文艺创作精粹的“欢乐潇湘”全省群众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展演将在省会长沙上演。

(本报驻湖南记者  张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