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暑期就越忙。刚在第五届全国木偶皮影剧(节)目展演上摘得 “传承剧目奖”“木偶技艺操纵奖”两大奖项,河南省木偶剧团演职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就赶赴河南南阳的“中原文化大舞台”,为这里的孩子们带去4部70分钟的木偶剧。
为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暑期文化需求,河南省木偶剧团的演出从往年的几场增加到了14场,为许昌、驻马店、信阳、南阳、周口5个省辖市的少儿观众送去木偶演出。
河南省木偶剧团团长赵飞介绍,这次“中原文化大舞台”演出中,他们精心选择了最新、最好的剧目奉献给观众。《酷酷熊棕棕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分获第十三届、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奖”;《葫芦兄弟》《阿里巴巴与大盗》是该团精心打造的保留剧目,多年来深受孩子喜爱。
河南省木偶剧团始建于1957年,据赵飞介绍,木偶团最困难的时期是在2000年前后,一方面面临着一批老艺人退休,另一方面没有后备人才,连续好几年没有创排剧目。当时,团里委培20名学生,送到扬州去学习。有了这批年轻人,2002年才创作出了《森林里的故事》,2007年创作了第二部木偶剧《牡丹仙子》,到现在,一年最少创排一部大剧。
为了撬动木偶演出市场,河南省木偶剧团以其“小木偶、小舞台、小剧种、小团队”的运作模式,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公益演出、“走进希望小学”公益演出,与保利院线品牌栏目“打开艺术之门”合作在全国开展巡演,为无数孩子送去欢乐。
木偶剧的编排成本低,也十分的灵活。河南省木偶剧团在保持木偶戏原汁原味的同时,努力贴近孩子,将孩子们的课本故事改编成木偶剧,以加深孩子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接受,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审美需求。
河南省木偶剧团有很多“压台好戏”,其中,有真人演绎、诠释友情可贵的《酷酷熊棕棕历险记》,有将木偶与动漫结合的动漫木偶剧《葫芦兄弟》,也有演员戴上古老的傩戏面具与卡通偶、木偶配合演出的人偶剧《阿里巴巴与大盗》。
不仅如此,河南省木偶剧团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尝试将木偶与动漫技术、与现代的声光电技术相融合,并将木偶艺术与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呈现出多样的视觉效果。
河南省木偶团是由不到20个年轻人组成的团队,他们一专多能,一个人往往充当很多角色,全年演出100多场。这些年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乃至海外许多地方,他们还心系河南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经常奔赴老区、山区和边远地区为孩子们演出。
作为河南省木偶剧团的上级单位,河南歌舞演艺集团董事长张振中介绍,河南省木偶剧团根据时代特点和要求,赋予木偶剧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推动木偶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河南省的木偶剧制作水平、演出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河南省木偶剧团正琢磨与豫剧等大剧种融合,与景区融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表现形式,推动木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发展,争取为河南“小木偶”闯出一片新天地。
(本报驻河南记者 陈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