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走红日韩西班牙,现在苏州市民可以跟TA面对面!

时间:2021年3月18日        来源:名城苏州网

“几年前在《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明心宝鉴》,就是400多年前传入韩国的中国古典典籍。今天在苏州图书馆终于一睹真容,实在是太幸运了!”市民刘小姐忍不住激动地说。


如今,包括《明心宝鉴》在内的许多古籍善本,正在苏州图书馆北馆“册府千华”系列展览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重刊明心宝鉴》。


据了解,《明心宝鉴》是明代一部非常流行的劝善书,传入朝鲜、日本后,产生过巨大影响,同时它也是最早翻译到西方的汉文典籍,1590年,天主教传教士高母羡在菲律宾获得此书,将它翻译成西班牙语,献给了王子斐利三世。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由内服太监曹玄刻的《重刊明心宝鉴》,如今藏于苏州图书馆。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曾经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是我国古代藏书、刻书中心之一。明清两代,阊门、观前街一带,书坊林立,现在能找到名字的书坊就有几百家之多,所刻之书更是难计其数。



△《姑苏繁华图》中的书坊。


明代藏书家胡应麟就说:“凡刻之地有三,吴也、越也、闽也。……其精吴为最,其多闽为最,越皆次之;其直重吴为最,其直轻闽为最,越皆次之。”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苏州图书馆5部古籍入选。截至目前苏州图书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达124部,在江苏省内仅次于南京图书馆,位居全国同类图书馆前列。


此外,苏州博物馆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有10万余册(含卷轴、册页等)。在2007年开展的全国古籍普查工作中,苏州博物馆有56种古籍入选全国珍贵古籍名录、127种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其中不乏历史文献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俱佳的珍品。


△苏州图书馆藏宋刻本《容斋随笔》


除了《明心宝鉴》,亮相展览的还有许多镇馆之宝,如流传至今已八百余年,曾经流落日本,后被购回的《容斋随笔》十六卷。以及宋刻本《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三十二卷,该书递经无锡华夏、昆山徐乾学、泰兴季振宜、商丘宋荦收藏,后流入日本。清朝末年,为实业家周学熙购回,后为苏州图书馆收藏。



随着时代更迭,古籍善本已不可多得。过往风华,书香绵延,展出的每一页都散发着江南文化的底蕴深厚。读者倪小姐点赞:展览既有深厚的内容,又不失高雅的风格,是古籍善本与文韵江南的碰撞。


此次特展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苏州图书馆(苏州市古籍保护中心)承办,常熟市图书馆、吴江区图书馆、苏州博物馆、吴中区图书馆、常熟博物馆等古籍收藏单位合办,展览将持续至4月24日。


主办:苏州市古籍保护中心
地址:苏州市人民路858号 苏州图书馆
电话:(0512)65228098
邮编:2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