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缥缃”系列活动之“墨印年画新气象”

时间:2024年2月16日                  来源:苏州图书馆


2024年2月15日下午14时,由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吴门缥缃”之“墨印年画新气象”活动,在苏州图书馆读者交流中心内开展,25名读者预约参与了此次活动。

6384367093230629098386284.png

桃花坞木版年画,与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的木版年画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之所以名“桃花坞”,是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清雍正、乾隆年间,桃花坞每年产出的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桃花坞木版年画不仅在江南流行,其影响还遍及欧亚,康熙、乾隆年间,大量精美版画传入邻国,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流传到东南亚与欧洲等地,享誉全世界。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桃花坞木版年画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384367094793019267446092.png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雕版印刷工艺,起初木版画主要用作书籍的插图,即绣像画。木版画单独印行成为年画,大约是到宋代才出现的。苏州年画在明末已具备独特风格,被称为“姑苏版”。清雍正、乾隆年间,全国对苏州年画的需求空前提高,当时的山塘街、桃花坞、报恩寺等地汇聚了五十多家年画铺,年产达百万张以上,少时也有十几万张,除了行销国内诸省,还远达南洋一带。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名声由此传遍大江南北,与天津“杨柳青”成了中国南北两大民间年画中心。流传至今的版画上还可以见到当时苏州一些年画铺的名称,如“魏鸿泰”“墨香斋”“吴太元”“鸿云阁”等。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制作以彩色套版为主,一版一色,兼用着色技艺;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秀典雅的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风格;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用紫红色为主调烘托喜庆气氛;画面多表现祈福纳祥、驱凶避邪、风俗时事、戏曲故事等中国民间传统审美内容。制作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主要工序包括:画稿、刻版、印刷等,形式则以门画、中堂、独幅画为主。

6384367096238230063963686.png

在讲解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起源背景、艺术特色、制作工艺等内容后,来自桃花坞木版年画非遗代表性品牌“乔麦年画”工作室的指导老师陈伟为读者们演示了木版年画的印刷工艺,首先用棕刷蘸取金墨,按顺时针打圈的方式将墨汁均匀涂抹在刻版上;再将宣纸轻轻覆盖其上,用棕擦力度适中地来回擦拭;最后从下方揭起纸张,生动喜庆的龙年福字年画就印在了红纸上。在老师指导和帮助下,读者们也纷纷完成了一张张精美年画的印刷,同时还体验了“一团和气”套色印章的盖章活动。

6384367097786558656065770.png

6384367098823985767529483.png

通过此次活动,读者们学习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相关知识,亲手印制了一幅吉祥年画,赋予新一年以美好祝福和向往,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

6384367100350440791633100.png


主办:苏州市古籍保护中心
地址:苏州市人民路858号 苏州图书馆
电话:(0512)65228098
邮编:2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