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缥缃”系列活动之“春泥护花绿意萌”

时间:2024年3月20日                      来源:苏州图书馆

6384652514849334195918044.png

2024年3月16日下午14时,由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吴门缥缃”之“春泥护花绿意萌”活动,在苏州图书馆学古堂古籍主题空间开展,五组亲子家庭预约参与了活动。

正值春分时节,活动便由节气引入。“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等方面成就的结合,不仅反映了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也影响着这片广袤大地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春分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形成的过程中,也是最重要的时间节点之一。所谓“分”,即指“平分”,一方面是说春分将春季平分,传统上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而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仲春之月”。另一方面,“分”也指日夜平分,《明史》历法篇中提及:“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即是说,春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长短最为接近。

6384652516983559054806717.png

元代吴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总结了春分的物候变化:“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春分后,燕子从南方飞回,并且下雨时天空中开始有雷电现象。春分后气温回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间节点,自古便受到重视,因此有许多习俗流传至今。如民间广为流传的“春分到,蛋儿俏”,便是春分立蛋的习俗,这或与春分时地轴与公转轨道之间的角度相关。春分后绿色蔬菜越来越多,因而挖野菜、“吃春菜”也是春分时的重要活动之一。此外,还有送春牛、踏青、放纸鸢等有趣的习俗。

6384652518928734647149985.png

春分前后万物萌发,也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植树节与其他节日不同,由于气候、历史等因素,各国的植树节日期也各不相同。我国的植树节也经历了几次变更,由最初的清明节植树,到1979年才确定了3月12日这个最终日期。我国历史上也有植树造林的传统,而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西魏名将于1400多年前首创。他在陕西为官时,遇到了标记道路里程的土台容易崩塌的麻烦,最终便是依靠在官道旁植树解决了问题。

在了解了相关知识后,来自古籍保护中心的刘宁一、沈黎、董一洁三位老师开始指导读者们动手制作黏土盆栽。盆栽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花盆、仙人掌、以及花朵装饰。首先用白色和棕色的黏土,揉捏成花盆形状;再用绿色黏土完成仙人掌主体部分;然后用彩色黏土制作一朵小花;最后将三个部分组合起来,并添加一些装饰纹路,可爱的仙人掌盆栽便完成了!

6384652521298880532023157.png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通过此次活动,小读者们不但学习了春分节气的相关知识,也了解到了植树造林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和我国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传统,小小的黏土盆栽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绿色”的种子。

6384652523678400795328169.png

主办:苏州市古籍保护中心
地址:苏州市人民路858号 苏州图书馆
电话:(0512)65228098
邮编:2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