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论语》的核心精神是修身为本

    钱逊教授讲座精彩片断摘录

    钱逊教授   2009-09-27

    浏览量:1250

        我今天要说的题目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我个人认为读《论语》的目的,主要是“学做人”。关于《论语》究竟讲的是什么,现在有很多议论。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做“半部《论语》治天下”。很多人根据这句话认为《论语》主要是讲治天下的。其实我们往往注意到治国平天下这一面,而忽略了《大学》里面最重要的一环,叫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我觉得这句话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一个是怎么理解《论语》的核心思想是讲怎样做人;第二个方面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三个方面是如何来达到目标,成为一个理想的人。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讲做人 

        孔子一生的愿望是要救国。孔子治国的思想最核心的是什么?我想是这四个字“政者正也”。治国政治就是一个字“正”,要使整个社会走向一个正道,因为当时是一个乱世。 

        在孔子看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正名的解释。君要像君的样子,臣要像臣的样子,父要像父的样子,子要像子的样子。所谓“正名”就是要把社会秩序正常化,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就是“正名”。过去有人批判孔子的这种思想,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不是维护等级制度吗,现在也有人有这样的想法。我想我们看传统的文化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方面是看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它的含义是什么?如果这么看,那么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确实是要恢复周礼的秩序。另一方面就是它包含的普遍性意义,就是任何一个社会总是存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每一个人总是在关系里面处在一定的地位,有自己的身份,担任一定的角色。那么你要让社会秩序能够稳定,正常发展,那么每一个人要做得合乎你的角色,该尽什么责任尽什么责任。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这个社会就乱了。比如说子女不孝父母,中小学里老师不敢批评学生,这叫什么?这就叫父不父,子不子,师不师,生不生,这个关系就不正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孔子认为要治理好这个社会,第一件事要“正名”,就是把社会秩序调整好。这个“正名”关键是在“正人”。孔子有一个思想叫做“道之以德”,要用道德来教化、引导百姓走向正道,让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老百姓就有羞耻之心。有了羞耻之心就会自觉走上正道。这就是

    我们所提倡的荣辱观,你只有知道荣辱,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你才能自己约束自己,走向正道。孔子认为要“正名”根本是要“正人”,要解决人自觉的问题。“正人”关键在“正己”。这话是对当权者说的,是对国君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如果你品行端正,你不用发号施令,老百姓自然跟着你做。所以社会的安定、政权的巩固,基础在人,不在物,这个在历史上教训是很多的。你像前苏联以前是超级大国,可是一夜之间崩溃了,它不在别的,就是民心的问题。 

        《论语》要人们去做君子 

        《论语》里面提出了一个做人的目标,叫我们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在《论语》里,我们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把君子和小人做比较。君子是什么样的?小人是什么样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答复:“修己以敬。  ”一个人以敬来修治自己,使其身心言语统归于敬,也就是处处合礼,这就可以算是君子了。子路又问,就是这样吗?孔子说:“修己以安人。”修己以敬,便不会损害他人,就以这种修养待人接物,便是安人。子路还不满足,又说只是这样吗?孔子最后说修己以安百姓。这个当然很难,所以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纵然尧舜那样圣君,恐怕也难做得周到。 

        实际上这是一种理想,但实际上反映了人生中两个最基础的问题。一个是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的关系,一个是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人的生活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物质生活是生存发展的基础。而精神生活是由人的社会性产生的,所以人区别于禽兽就在于人有精神生活,人最重要的是有精神生活。 

        儒家很重视的一个问题,人禽之辨在《论语》里面没有展开讲,但它强调一个“修己”,首先你要修养自己,你要提高你精神生活的品格。儒家的其他代表人物荀子特别讲到,禽兽是”有知而无义“,人“有知有义”,所以人和禽兽的区别就是人有义。所以有句话叫“生以载义,义以立生”。没有这个义,谈什么都是空的,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精神生命。这是儒学里面很重要

    的理念。孔子讲首先要修养自己,把精神生命放在第一位。再讲一下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孔子讲安人、安百姓,这是将如何处理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间,每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群体的一分子。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在河边找不到渡口了,于是就让弟子去问附近两个种地的农民渡口在哪。问第一个人,农民问,那边那个人是谁啊?弟子说,那是我的老师孔丘。这个人就说,既然那是孔丘,那他一定知道渡口在哪里。然后这个弟子就问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人就说,现在的天下这么乱,你们还到处奔走,干脆跟我一样当个隐者。这个弟子回去就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既然生在这个社会,我就有我的责任,我不能离开,天下无道,所以我才要到处奔走。 

        成为君子的最高体现则是杀身成仁。这句话最早是《论语》里提出来的。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我们现在常常讲,生命是最宝贵的,比如说汶川地震后,我们说抢救人是第一位的,从这意义上说生命是最宝贵的,其他的要服从于抢救生命。但是从个人来讲,个人的物质生命能不能摆在第一位呢?在抗震救灾中,有很多抗震救灾英雄,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多数受灾群众的生命,把个人生命放在次要位置,所以才会有老师不顾个人安危把学生救出来等感人事迹。那些老师的行为可以说就是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表现。我们一般人在读到“杀身成仁”时,往往把它理解为一种悲壮,认为是把自己的一切都牺牲了,其实我们仔细读读《论语》,并不是这个意思。所谓“杀身成仁”并不是说要你丢弃个人的独立人格。 

        文天祥的事迹大家都知道。文天祥就义后,人们在腰带上发现了一段话。他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他对孔孟思想的理解。他自己问自己,我读一辈子圣贤书学到了什么?我学的就是成仁取义。我一辈子就学这个,我自己做到了,终于实现了我毕生追求的理想。这里面没有没有一丝一毫的悲叹,而是一种非常安详,甚至非常欣慰的感觉。所以,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杀身成仁在古人身上是一种人格的自我追求,也正是这一点构成了民族精神的基础。 

        关于君子第二句话就是“文质彬彬”。文就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里指的就是礼仪。质,就是内在的道德修养。一个君子既要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也要注意外在的礼仪。 

        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总结起来就是这两句话,一个是修己、安人、安百姓,另外一个就是文质彬彬。 

        要做有理想的人,就要修身。关于修身最基本的态度有三种,叫做为己、由己、求诸己。 

        “为己”就是说君子进行修身完全是为了自己的提高,自己的完善,完全是自觉内心的要求,而不是为了别人。为人就是“做秀”,是给别人看的。修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为己,为己的态度就是要言行合一,你学了就要付出行动,人前人后一个样。“由己”就是你要完全靠你自己,不靠别人。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只要你愿意去做,你就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的人。不是像尧舜那样的人成为天子,而是你也可以成为具有尧舜那样品德的人。第三是求诸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凡事首先对自己严格要求,而不是首先去要求别人。你没有得到理想的职位,你不要埋怨人家,不要埋怨人家压制你,你要先考虑考虑自己能不能担起这个责任。 

        生活中不被人了解和理解的情况,每个人都会遇到。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问自己究竟做得怎么样?我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论语》里有句话叫“人不知而不愠”,首先你要求自己把心思都放在自己的努力进取上,即便是人家不了解自己,心里也不会感到不平衡。这句话告诉我们首先要立足自强,要严于律己,首先从自己做起。对于提高“修养”这三点,我把它叫做“三己原则”,就是为了自己,完全靠自己,从自己做起。归根到底,一个人你要成仁,成为君子就要靠自己,靠自己自觉地提高修养。 

        所以从一开始我就说,孔子目的是要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根本在人。怎样能够成为一个理想的人,就是要修身为本。他整个思想就是这么一个脉络,治国平天下要以人为本,然后要达到这个目的则要修身为本。这个修身就是包括正人、正己,最后归结到这样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论语最核心的精神。 

        (本报记者  利刚整理    感谢苏州LR速记工作室提供支持) 

        摘自《姑苏晚报》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