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吴、越历史的再思考——从木渎古城等遗址的发掘谈起

    张学锋   2011-06-19

    浏览量:1406

        我在南大学的是考古学,考古学这个学科非常的专业,当时为什么选考古学呢,感觉到考古学永远有一种魅力在里面,不停的有新的东西发现,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读者,这是我当初选考古学的出发点。回到家乡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还是第一次。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从旧石器时期到明代,我自己平时的专业不在吴和越,所以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就少了很多框框束缚。由于近几年来江南地区的考古发掘,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回过头来看待吴越史。

        一、近年来江南地区吴越古城遗址的发掘

        1、无锡阖闾城遗址

        概况:遗址跨无锡滨湖区与常州武进区,一小半在无锡,一大半在常州。20世纪50年代曾发现由东、西二小城组成的内城,并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2008年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钻探,局部地点作了试掘。除进一步弄清内城东、西二小城内建筑基址的布局、道路外,还发现了已全部掩埋于地下的东西长约2100米、南北宽约1400米、面积约2.94平方公里的外城,在城的东北龙山上还调查发现了一条蜿蜒曲折的石墙。入选“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2、丹阳葛城、神河头遗址

        概况:位于丹阳市珥陵镇祥里村南葛城组,2007年因砖厂取土遗址遭破坏,2007-2008年进行了钻探和发掘,揭示出葛城遗址是西周至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型城址。遗址中心部分为一不规则长方形古城,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50米,城内高出周围农田3米。20世纪90 年代,四周城墙尚保存完好,城墙普遍高出城内地表约5米。神河头遗址为附属于葛城遗址的特大型环濠高台祭坛。底部南北长约81.5米,东西宽约68米,高出周围地面约4.8米,环濠宽约20-35米。

        3、苏州木渎春秋古城遗址

        概况:2009年下半年调查发现,2010年下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苏州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考古队对穹窿山东麓堰头村、仰家村,天池山南麓大焦山西麓五峰村,以及尧峰山西麓尧峰、刘庄、新峰等重要地点进行钻探、发掘,基本上确定了古城址的范围,并发现了河道、水城门、作坊、墓

    葬等遗存。据报道,古城依山临湖,呈不规则状,似乎扇形,总面积约24.79平方公里,是目前所知春秋时期最大的古城遗址。入选中国社科院主办的“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大),目前又被入选为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10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附1:常州淹城

        概况: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城址为圆形,有三道环濠及三重城墙,东西长约850米,南北宽约750米,总面积65万平方米。城垣均用泥土堆筑而成,一般高度在3米左右。历年来出土了大批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文物,有青铜兵器、原始瓷器、几何印纹陶器、青铜礼器以及独木舟等。1958年在淹城内城河中出土的三轮盘、尊、牺匜、句鑃等青铜礼器尤其引人注目。

        附2、无锡“鸿山越墓”

        概况:鸿山镇位于无锡市区东南、苏州市区西北,距两市市区均为20公里,东与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交界,南至浒墅关镇约10公里,在吴越时期实际上是政治中心姑苏的外围墓地。确认的墓葬52座。墓葬均为高出地面的土墩,大小不一,多为长圆形、长方形或覆斗形,皆为东西向,一般东西长30-50米,南北宽20-40米,最大的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2004年鸿山镇政府规划在墓地建开发区,南京博物院等单位联合发掘,共发掘清理7座。入选“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鸿山越墓发掘报告》(总四册)

        二、对上述城址的性质判断

        1、关于无锡阖闾城遗址。

        发掘者及专家论证称:根据考古资料和有关文献记载初步推断,阖闾城遗址应为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所建的都城。这一发现,无疑是吴越考古乃至全国东周考古的重大突破。

        入选“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无锡阖闾城遗址将申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关于丹阳葛城、神河头遗址。

        发掘者确定葛城遗址的使用年代从西周中期延续到春秋晚期,是迄今为止(木渎春秋古城址发掘以前)江苏境内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好、内涵最为丰富的城址,其使用时代贯穿吴国历史的整个过程,不排除其为吴国早中期都城的可能性。与之紧邻的神河头祭祀场所,广义上是葛城城址的组成部分,将对吴国城市的形制布局、吴国的礼制等研究产生极其重要的价值。

        3、关于木渎春秋古城遗址。

        总面积约24.79平方公里,是目前所知春秋时期最大的古城遗址,是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城址。

        入选中国社科院主办的“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大)以及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10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关于常州淹城遗址。

        三种认识:①淹国移民南迁而设的都城。民国时期研究吴越历史的人(如卫聚贤等)就已经提出。单纯地将淹城的“淹”与今山东一带的古“淹国”的“淹”视为同一内容。②、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的封邑。从今常州为古延陵的故老传说出发。③、吴国中期的都城。考虑到了吴国政治中心不断迁徙的历史。

        三、提出的问题

        丹阳葛城、神河头是吴国早中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城址,常州淹城是吴国中期的都城,无锡阖闾城是吴国晚期吴王阖闾建造的都城,木渎春秋古城是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城址。那么:

        1、吴国的政治中心到底在哪里?吴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2、如果无锡阖闾城是吴王阖闾建造的都城,那么,苏州作为吴国都城的历史传承将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3、如果木渎古城是春秋晚期的吴国都城,那么,今天苏州市区的众多历史传承又将如何理解?

        4、位于今苏州、无锡之间的鸿山墓地,为什么是越墓而不是吴墓?等等。

        四、吴人与吴国

        1、关于吴人、吴国的记载:《春秋》(前537)、《春秋左传》(前584)、《世本》(佚)、《国语》、《春秋公羊传》等,均为零星记载,至400余年后的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集大成。又经200年,东汉时袁康、吴平辑《越绝书》,赵晔撰《吴越春秋》,对吴越历史的记忆告一段落,吴地成为与中原地区基本上均质的区域。 此后对吴越历史的叙述均不出以上范围。

        2、司马迁《史记》中的大一统观念。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朝鲜:王卫满,故燕人也。吴: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之国。越: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秦:帝颛顼之苗裔。楚: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先祖鬻熊者,周文王之师。齐: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也。其先佐禹平水土甚有功,尚又为周文王之师。

    司马迁史学中的大一统观念并非其个人的想象,是春秋中期以来历史的一个反应。

        3、《史记?吴太伯世家》中的吴王世系

        太伯—仲雍—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强鸠夷—余桥疑吾—柯庐—周繇—屈羽—夷吾—禽处—转—颇高—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昧—僚—阖闾—夫差

        分两个阶段:

        A,太伯—仲雍—季简—叔达。《吴太伯世家》称,周武王伐纣胜利,寻太伯、仲雍之后,见周章已在吴地称王,遂封周章之弟虞仲于夏虚(安邑,今山西夏县,后被晋国灭亡,成语“唇亡齿寒”的出典。)至此,太伯、仲雍让位出奔的故事结束。今山西中条山的支脉西周以来称虞山,又称吴山,虞仲所封之地就在吴山附近。这就是太伯、仲雍奔吴的原型。在后世的传说中,因“吴”字相同,将江南的吴王周章附会成了虞仲(封于虞的老二)的兄长。这其实是西周以后嫡长子继承制观念的反映。 

        B,周章—熊遂—柯相—强鸠夷—余桥疑吾—柯庐—周繇—屈羽—夷吾—禽处—转(柯转)—颇高(颇梦)—句卑(毕轸)—去齐—寿梦(孰姑、乘)—诸樊(遏、谒)—余祭(句余、戴吴)—余昧(夷末、夷昧)—僚(州于)—阖庐(阖闾、蓋庐、光)—夫差。

        这才是真正的吴国世系。一些吴文化研究者认为,吴王的名字体现不出应有的吉祥寓意,因此,吴国的文化发展是落后的。——这里,依然是音韵的问题

        甲组:周章、周繇、寿梦、诸樊、僚(州于)

        乙组:柯相、柯庐、屈羽、柯转、句卑、去齐、句余、阖庐

        丙组:余桥疑吾、夷吾、余祭、余昧

        丁组:颇高、夫差

        戊组:熊遂、强鸠夷、禽处

        其他重要成员季札、烛庸、蓋余(掩余)、夫概,以及干将、欧冶子、莫邪等均可归入上述几组。

        4、王名及国名透露出的吴语及族属

        不同的人用中原汉字近似的字音记录吴王名字的读音,即所谓的“夷式名”。

        出土的吴国青铜兵器上多有用数个汉字音来表示吴王名,如姑发者坂(诸樊)、者减、余孰等(很多字打不出来,略)

        多音节的夷式名之外,史籍上还保留了部分中原式的名字,如:乘(寿梦)、谒(诸樊)、光(阖闾)、友(夫差太子)等。中原式名字仅见于寿梦(乘)以后,这是吴国与中原交往的结果。

    吴国国号:工(虍 +魚+ 攵 )、攻敔用得最多,攻吴、句吴、邗其次,吴只在中原文献中出现。

        结论:吴人没有文字,语言上与中原诸侯不同,当然族群也就不同。攻敔是江南的土著,与周王室无关。太伯、仲雍奔吴,是春秋争霸时期产生的附会。

        5、太伯、仲雍传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五霸皆夷狄”说。“五霸”两说:

        (1)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活动年代集中在春秋250年的前半期。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句践。活动年代横亘整个春秋,更能说明整个春秋时期政治权力的变化 。

        这个变化就是“夷狄的文明化”。在文明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与中原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祖先附会成中原圣王的苗裔或师傅,对内更能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对外则能逐渐赢得中原诸侯的认同。句吴的附会传说,推测与季札(寿梦第四子)在中原各国的活动有关。季札不愿为吴王之事,与太伯、仲雍让位之事联系到了一起,产生了一场造史运动。但直到夫差凭军事实力与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时,仍然被视作“夷德轻”而“外吴”(吴夷,贱之,不许同中国,故言外也)。

         《史记?吴太伯世家》太史公曰:“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然后来吴地实地考察,听取民间传说,撰成了《吴太伯世家》和《越王句践世家》。

        《吴太伯世家》中讲到季札“自卫如晋,将舍于宿”,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评论:“太史公欲自为一家,事虽出《左传》,文则随义而换。”显示出司马迁的撰史态度的一个侧面。

        在如此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传说,在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的历史记载中慢慢出现,吴越灭亡以后一直流传于吴越故地,司马迁将之完全历史化,《越绝书》、《吴越春秋》将之扩大化,后人则坚信不移,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吴越文化及考古学的研究。

        五、吴人的迁徙与江南古城址

        1、史籍中留下与吴国有关的古地名有:鸠兹(今芜湖附近)、姑孰(今安徽当涂)、胡孰(今南京江宁湖熟)、朱方(今镇江丹徒镇附近)、固城(今高淳固城镇东)、胥河(胥溪,高淳)、阖闾城(无锡常州交界处)、胥江(阖闾城侧)、胥山(阖闾城侧)、姑苏、姑苏台、姑胥、胥门、胥江(苏州泰让桥至胥口)、邗(今扬州)等。

        2、经考古调查发掘的西周春秋城址:淹城、胥城(今武进马杭镇东南)、留城(今武进湖塘镇河留村)、阖闾城、葛城、朱方城、吴城(越来溪行春桥西侧上方山磨盘屿)、木渎古城(可能是吴大城)、邗城等。

        所见地名的三种命名方法:

        甲组:鸠兹、姑孰、胡孰、姑苏、姑胥、朱方、胥城、胥江、胥山(以kutus、kusu、gusu、su为基本读音)

        乙组:固城(高淳)、葛城、邗城、吴城(以国名“攻敔”为基础读音)

        丙组:淹城(掩余?)、阖闾城(以人名命名)

        春秋争霸时期吴人将自己的祖先附会成太伯、仲雍,恐怕不会完全是空穴来风。有一点似乎是可以肯定的,在吴人的深层记忆中,他们是从某个地方迁徙而来的。早期吴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是青铜器,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中心在宁镇丘陵地区的湖熟文化(属商周青铜文化)是先吴文化(吴建国前),而湖熟文化的面貌和特征与江淮之间非常相似,它应是从“类似巢湖地区的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的(邹衡)。因此,现在最新的观点主张吴人的祖先是栖息在淮河南北的“淮夷”。

        这个观点很有魅力。淮夷活动在淮河下游地区,又称徐夷,后又分出了舒夷。居巢(今安徽巢湖周围)也许是南迁吴人的故土。他们或许将自己居住的中心地区称为kusu或kutsu、gusu、gutsu。随着他们的南迁,头领(君)居住的中心区域都保留了这个称呼,从江北的居巢到江南的鸠兹、姑孰、湖熟、朱(方)、姑苏、姑胥,一路走来,最后来到了今天的苏州,苏州成为吴国最晚期的政治中心。中心居住地周围的河川山岳也被称作胥江、胥山。连为报仇而奔吴求救的楚人伍员来到姑苏后改称“子胥”。当然,还有以国号命名的,如固城、葛城、吴城、邗城等。将这些地点连起来,其实就是吴人的迁徙图。

        吴人在不断的迁徙中逐渐发展壮大。

        “寿梦立而吴始大,称王…吴于是始通于中国”。这是史籍中关于吴国的最早记载(左成七年,前584)

        一步一步走下宁镇丘陵,继续向东南地区的太湖平原发展,在这里遇见了越人。从考古学上来看,今环太湖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辖区,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就与钱塘江流域同为越文化的分布范围,这里是越人的世界。在吴人的压迫下,“冬…越人伐吴”(左昭三十二年,前537),吴、越两大族群开始结怨,两者之间的争战成为春秋后期江南历史的主旋律。

        随着吴人的东进南下,政治中心也随着迁徙(早期国家的典型表现)。《世本》“诸樊徙吴”(前560年)。但这里的“吴”是指狭义的今苏州还是指广义的太湖平原?此时的“吴”是个谜。因《世本》成书于战国时期,从其他史料中间可以推测这一说法是有问题的。

        《吴太伯世家》:吴王阖庐十九年(前496)“吴伐越,越王句践迎击之槜李…越因伐吴,败之姑苏,伤吴王阖庐指,军却七里。吴王病伤而死。”这是史籍中首次出现“姑苏”。(1986年苏州纪念建城2500年即以来此年为起点。依据?无意之中切中了要害)

        同上:夫差二年(前494),“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杜预注《左传》(哀元年)曰:“太湖中椒山也。”历代注家均反对,认为太湖中的椒山离吴太近,伐越应该去越地。(吴都观念的固定所引起)《国语》云“败五湖也”。

        从记载的逻辑上来看,此时吴国的都城还不在姑苏,应该在更西,太湖的大部分区域依然在越人的控制中。夫差驱逐越人在太湖的势力。

        推测:吴王阖闾时期吴国的都城在今太湖东北岸的阖闾城。

        《左》哀公元年(前494):“吴败越于夫椒,遂入越。”夫差击溃越王句践,句践“以甲兵五千人栖于会稽”开始卧薪尝胆,越人势力退出太湖东岸以后,夫差将都城迁到了姑苏。这个地点今天看来就是木渎古城。木渎古城在城址的选择上继承了阖闾城的传统。

        《左》哀公十七年(前478):“越子伐吴,吴御之笠泽。”在今吴江,具体地点可能是今“甪直”。

        《左》哀公二十二年(前473):“越灭吴。”《越绝书?记地传》:越“而灭吴,徙治姑胥台。”

        姑苏(木渎古城)作为吴国最晚期的都城,前后延续仅20余年(夫差在位23年),此后成为越国的都城。公元前473年开始,越人以此为根据地占领吴国全土。在北上争霸的过程中,都城亦随之北移。越王翳三十二年(前380年)又迁回姑苏,句践以后第六代越王无强末年(前323年)楚威王“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可见在百余年间,越国的政治中心在今钱塘江西、北,与钱塘江东、南的会稽(今浙江绍兴)关系不是很密切,姑苏作为越国的都城或最重要城市长期繁荣。

        秦统一后分天下为36郡,其中管辖长江下游以南地区的郡称会稽郡,郡治在吴县。东汉永建四年(129年)才分出吴郡、会稽两郡,吴郡治吴县,会稽郡治山阴县。会稽郡治在苏州的时间长达350年,加上越国都姑苏的百余年,这里作为越地中心的时间近五百年。

        会稽是越国、越人的历史符号,可见,苏州曾经是越国都城这一记忆,在战国秦汉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以至于东汉时期编辑的《越绝书》,将今苏州一带的历史传承全部收入其中,却不称“吴绝书”或“吴越绝书”。

        只有这样理解,相关的一些考古遗存才能得到更加合理的解释,如:

        1、木渎古城内的主要文化遗存,以及周边七子山、借尼山等山顶留下来的石室土墩墓等遗存,应该是越人留下来的,与吴人的关系反而不密切(吴人的墓葬形式主要是土墩墓)。这一点希望引起苏州本地考古工作者的关注。

        2、也正因为如此,位于姑苏西北约20公里的鸿山墓地,是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的越国墓地。简介随葬品特征。

        几点认识:

        1、吴、越政治中心的不断迁徙,反映了两者均处在早期国家的发展阶段。鸠兹、姑孰、湖熟、葛城、朱方、淹城、阖闾城、姑苏,都应该是吴人迁徙过程中某一个时期的政治中心,比较明确的是,阖闾城可能是吴王阖闾时期的都城,木渎古城可能是吴王夫差时期的吴都及吴亡后的越都。

        2、从考古发掘来看,今天苏州市区能够确认最早的遗存在战国中期以后,应与吴越都城姑苏关系不大。苏州市区是战国中期以后逐渐形成的城市,秦汉以后成为太湖东岸甚至江南地区的最重要城市,因此,市区与吴国都城有关的传说(如泰伯庙、锦帆路、乘骝桥、胥门、胥江、伍子胥祠,甚至虎丘等),都是秦汉以后人的附会,最甚者为《越绝书》和《吴越春秋》。

        考古学研究、历史学研究,与文化遗产研究之间的差异——历史传承本身就是历史,就是文化遗产。

        3、考古学研究、历史学研究,与文化遗产研究之间的差异——历史传承本身就是历史,就是文化遗产。

        以上的论述,对苏州悠久的历史传承及丰富的文化遗产毫无损害。只有真正理解自己所居城市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过程,才是一个理智的、大度的、热爱这座城市的市民。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