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8 浏览量:1484
孩子和童心未泯的大人,都可以阅读图画书并从中有所收获,可是怎么读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2014年6月8日上午我们家长沙龙活动就和家长们交流了一些看图画书的技巧和读书心得,重点关注图画书中的版面设计。
我们首先对图画书版面设计和家长们进行了解释,让他们明白一本图画书的版面设计都包括哪些内容,比如画面是大小均一还是有大有小;跨页是一个画面,还是两个画面;画面是一副完整的图画,还是抠出来的一个图像;文字是独占一页,还是被安排在了图画下方或是图画里面…除此之外,画家在创作一本图画书的时候在版面设计上也要下很大的功夫,他必须考虑如何对故事进行切割、怎样剪辑画面,又怎样通过改变画面的大小或是加上边框,来给读者造成一种心理上的暗示等等问题等。接着我们就以《野兽出没的地方》和《黎明》这两本图画书为例说明了版面设计对一本图画书的重要性。
《野兽出没的地方》是1964年的凯迪克奖作品,表面上看是一个小男孩和妈妈赌气幻想自己离家出走、来到野兽国的故事,其实则是儿童的一趟自我潜意识之旅。画家在刚开始的几页故意画家把画面压小,传递给我们一种压抑的感觉,随着小男孩愤怒情绪的释放,画面也越来越大,逐渐变得饱满越过疆界,直至占据整个跨页,留给文字的只是窄窄的一条。故事的高潮是男孩和野兽们狂欢的三个页面,没有文字满页图画,让人有一种忘却烦恼加入他们狂欢的冲动,画家也正是通过这三个画面的宣泄,让男孩彻底扫除了心中的阴霾。回家过程中画家用了两个跨页,画面逐渐变小,当到小男孩的卧室时刚好是一个满页的画面,又恢复了文字和图画各占一页的布局。小男孩笑脸朝向门的方向,意味着他已经原谅了妈妈,而圆桌上的饭菜也代表了妈妈也原谅了他。画家运用了图画书的版面设计,通过画面大小的变化,表现了一个孩子的情绪变化过程。
《黎明》是一本艺术感极强的图画书,安静美丽,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仅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黎明的过程。有人这样评价这本书,说它的“色彩和光线是如此真实,读者几乎可以感觉得到自己的瞳孔随着光线的增强而缩小,真是一次精准而极富感染力的艺术之旅。”当我们把所有的图画几种到一起观看时,我们就会发现,除了倒数第二个画面是一幅满页图,其余的,都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椭圆或近似椭圆的形状,看上去就像我们的眼睛一样。这样的版面设计,与它要讲的故事十分吻合。整本书中的图画由小渐渐变大,就像我们的眼睛也在慢慢张开看到的景物越来越多,画家用一幅幅大大小小的图画,描摹了我们的瞳孔扩张、渐渐地看清黑暗的整个过程,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让我们观看了一遍黎明的直播。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图画书中对黎明前后色彩的把握也非常到位,从黎明前的灰暗模糊到黎明后湖光山色的美不胜收,更是加深了这种黎明直播的效果。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又没学过平面设计,怎么看的懂这些精心设计过的版面布局呢?其实秘诀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它的画面一页比一页大,突然来了个跨页大画面呢?”“为什么它的文字不排在图画里,要排在画面之外呢?”把问题列出来,带着问题多看几遍,就一定会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