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掠影

2023年“夏日读书郎”系列活动:感受时节之美——大暑

2023-07-22     浏览量:580

7月21日下午,“夏日读书郎”系列活动:感受时节之美——大暑,在人民路馆读者交流中心如期举行。


图片1.png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我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一般在7月22日-24日,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活动中,苏州图书馆的“悦悦姐姐”通过气候由来、物候特征、节气花卉、消暑妙招、文化风俗、农谚诗咏六个章节,带小朋友们感受大暑之美。

一年中为什么会有二十四个节气?什么是物候?大暑时节的习俗有哪些?带着问题,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唱节气歌、诵读古诗、听故事、互动交流,学习大暑时节的相关知识。

 

图片6.png 图片7.png


活动最后,小朋友们还亲手制作了节气书签。涂上喜欢的颜色,再写上一句喜欢的诗句或座右铭,绑上丝带,美美的节气书签就做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