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掠影

少儿“剧本杀”《知识的传递(上)》

2024-09-17     浏览量:573

2024年9月15日下午,正值中秋假期,11位小读者早早来到苏州图书馆北馆的童梦空间,参加苏图少儿“剧本杀”第七期的活动。这一期的主题是《知识的传递》,以活字印刷术为关键线索,贯通中外,一同在知识与趣味中沉浸体验,破解活字印刷术背后的故事。


说到活字印刷,一个人名立刻跃入大家的脑海:毕昇。说起我国的四大发明,小朋友们都很熟悉,我国古代印刷术是如何发展的?雕版印刷真的像大家想的那样被淘汰了吗?其实古人也非常聪明,不断发展的印刷术中,就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了解过我们自己的印刷术故事后,我们进入了解密环节。原来,毕昇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匠,活字印刷当时也不够完善,所以活字印刷在我国古代,并没有一发明就取代雕版印刷。它在全世界的普及,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人:约翰·古登堡。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对这个外国人,有的小朋友竟然提前做好了功课,真是太厉害啦。在解密环节,大家分成三组,斗智斗勇,依靠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与合作沟通能力,最终为自己的队伍赢得更多的线索。每一条线索都通向一段剧情,最后小朋友们在精诚合作下,通过自己的智慧,终于破译了《知识的传递》的故事——不过,只有一半。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分配好角色后,小朋友们诵读剧本,完成了剧情的精彩演绎,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了解了约翰·古登堡这个历史人物。发明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一步步发展、迭代的过程,与人物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大发明家的智慧不容否认,可这并不代表他就是完人,相反地,他身上还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缺陷,需要辩证地看待。 


图片7.png 图片8.png

 

故事还未结束,小朋友们度过了充实的一个半小时,对以后的剧情发展更是充满好奇与期待。将知识融于趣味,将故事融于体验,将阅读融于角色,苏图少儿剧本杀“2.0”,在形式与内容上不断开拓创新,启迪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引领阅读新风尚。

 

图片9.png 图片10.png

 

在意犹未尽的氛围中,小朋友们纷纷拿起书本,静心进行拓展阅读。期待下次与大家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