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公共文化服务:所有部长都是文化部长——法国公共文化一瞥

来源: 学习时报

2008年10月27日至11月8日,受法国国立行政学院之邀,我随团赴法国进行文化专题学习考察。对法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有了初步的了解。 

    国家积极参与文化事务在法国有悠久的传统。在法国政府的财政支出中,文化支出占有很大的分量。希拉克总统在1995年上任后不久就把国家拨给文化部的款项翻了一番,2006年达到28.86亿欧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这个比例保持至今,尽管面临金融危机的严峻压力,2009年文化部的预算仍然达28亿欧元。这笔经费主要用来进行文化基础设施投资、资助各类文化活动、收购艺术品、保护文化遗产、为艺术家批评家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创作和出版补贴等等。皮埃尔·伍达哈先生告诉我们,28亿欧元的资金大致是这样分配的:文化遗产10亿,艺术创造8亿,艺术教育8.5亿。他还告诉我们,密特朗总统曾经说过:“政府的所有部长都是文化部长。”政府各部门的预算中都有文化事务的开支,其数目在40亿欧元以上。比如对外文化交流和设在国外的130多个法国文化中心的经费由外交部开支,设在国外的600多个法语联盟学校,也由外交部给予财政补贴。国防部有自己的博物馆,其所属的军乐团和古典乐团是雇用音乐家最多的部门。法国政府还通过制定减免税等政策鼓励企业为文化发展提供帮助。比如支持文化事业的企业可以享受3%左右的税收优惠、支持文化事务的协会其经费大部分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等等。皮埃尔·伍达哈先生说,各项相加,中央政府用于公共文化事业的开支总数约130亿欧元,占中央财政预算的4%左右。

    1980年代密特朗总统主持制订了地方分权法令。但是他没有简单地下放文化权力,反而增加了文化部的预算,在各大区设立大区文化局,作为国家文化部的派出机构,吸引地方民选政府与中央政府共同进行文化建设、共同资助文化事业,中央政府从中赢得政治上的利益,皮埃尔·伍达哈先生称之为磁铁战略。1980年代以来,高中和地方艺术院校、地方的图书馆、文献档案馆、博物馆、剧场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修建、维护和管理权限从中央下放到地方。希拉克总统上任后宣布了两项重要决定:在他任职期间,不在巴黎建设大型文化工程;把文化经费提高到国家预算的1%。文化部也宣布了两条重要措施:今后10年中,政府三分之二的文化投资用于外省;重要的文化设施大部分建在外省。其运作方法是,如果某地修建的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在建筑上符合《图书馆法》、《博物馆法》等规定的标准,遵守学术规则,聘用符合专业素质要求的工作人员,中央政府就会依法提供资金支持。据贝诺瓦·波米埃先生介绍,其投资比例为:中央政府投入50%,地方政府投入45%,其他机构投入5%。中央政府的资金支持和学术监督既保证了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也调动了地方政府在文化事务方面的参与范围和投资积极性。法国的大区、省、市、镇政府都有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预算。皮埃尔·伍达哈先生介绍,法国一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在文化事务方面的总开支在40亿欧元以上,省一级地方政府文化事务开支在10亿欧元左右,各大区文化事务开支达3.65亿欧元。法国文化署(受文化部外交部领导,主要负责对外文化交流)达尼埃尔·斯肖洛赛尔先生介绍,地方在文化上的总投入比中央政府多五倍,地方举办的文化活动也比中央多五倍。如今,不少城市成为国家级甚至世界级文化机构的所在地。比如里昂、圣艾蒂安和格勒诺布尔的现代艺术博物馆、阿尔勒的国立摄影学校、马赛的国立高等舞蹈学校、尼斯的马蒂斯展览馆等等。法国有2000多个文化艺术节,连一些很小的镇也有自己的艺术节。法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以文化立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