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江苏省非法电子游戏场所经营活动有所抬头,有近3000家无证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散布在城乡,且呈现团伙化、暴力化特点。这些“黑游戏厅”大多利用电子游戏机进行赌博活动,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严重扰乱了游艺市场秩序,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江苏省文化厅从今年年初开始,会同省工商局、省公安厅制定了《全省查处无证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集中执法专项行动方案》,在全省内掀起了整治“黑游戏厅”风暴。经过4个月的连续作战,该省“黑游戏厅”得到有效遏制,盐城、宿迁、泰州、连云港、南通、苏州等市区基本实现零“黑游戏厅”的管理目标。
异地执法
打破保护主义干扰
“黑游戏厅”屡打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保护伞”的庇护。此次专项执法行动之初,江苏省文化厅就确立了“重点布控、异地执法”的工作措施,以防止非法经营点采取“暂时关闭”“异地转移”“由明转暗”等方式逃避打击后,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江苏省文化厅抽调精兵强将,先后派出42批次114人次,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无证照电子游戏经营特点、规律和机型、机种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走街串巷、蹲点守候、拍照(摄像)取证、走访市民、化装侦查等方法,掌握其经营时间、经营方式、经营规模、参赌人数、涉赌金额、机器类型等第一手资料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将13个省辖市的执法行动组,按序列依次进行异地派遣,勾画出详细行动线路图,制定出包括10多次大规模异地执法行动的时间表。还特别对外省籍人员的非法连锁经营点多、规模大、与社会上黑恶势力联手经营的情况,进行逐一梳理、掌控,以便统筹整合、有效部署执法力量。
无惧无畏
坚决拔掉硬“钉子”
1月14日晚,常州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通过暗访后,决定对新北区龙虎塘两家无证游戏室进行查处。
当8名执法人员进入第一家无证游戏室按程序调查询问和现场取证时,10多名不明身份的青年男子冲过来,迅速关闭了游戏室大门。执法人员被团团围住,收集的证据材料也被强行夺下。
面对恐吓威胁,执法人员没有胆怯和退缩,他们向经营业主指出,非法经营和暴力抗法会导致严重后果……最终,经营业主交出证据材料,并配合完成了查处工作。
随后,执法人员又对另一家无证游戏室进行了查处。目前,这两家无证场所已接受行政处罚,并已关门停业。
3月22日,宿迁市沭阳县华冲镇像往日一样热闹。一辆文化执法车一路奔驰,直达挂着门帘的容某游戏机室。
“我们是市县异地执法小组……”操着宿迁口音的刘支队对室内人员大声说道。此时,竟从室内跑出来20余名穿着校服的小学生。
慌了神的容某支支吾吾,拿不出证照。刘支队告诉容某:“你已涉嫌无证经营,请配合工作。”容某搬来70多岁的老母亲干扰执法,在公安部门的协助下,容某的老母亲终被带离现场。执法人员依法没收非法收入1295元,暂扣游戏机6台,暂扣电路板4块。
和谐执法
保持社会稳定
专项执法行动并非一味严厉查处,而是采取舆论先行、教育在先的方法。省文化厅向社会发布清理信息,形成良好的整治舆论氛围。南京市所属区(县)文化局给无证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发放了980份《涉嫌违法告知书》和《停止非法经营活动通知书》,限期就地关闭,执法人员逐户上门做引导和劝诫工作,近200家经营者迫于舆论压力主动关闭。
在取缔过程中,少数经营者是下岗失业、身体残疾及进城务工人等生活困难人员,他们利用非法电子游戏机经营点设置便利、经营成本低的特点,以借贷或向亲友筹款等方式开设了经营点,一旦被取缔,其生活窘境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从人性化执法角度考虑,执法人员支持当事人向游戏机制造商索回购机款,既维护了法律、化解了矛盾,又为这部分特殊群体挽回了经济损失10余万元。
在南京市农村有个无证照游戏机室,其经营户是位残疾大妈,执法人员考虑到大妈的实际情况,请来了村委会领导。经协调,村委会决定每月再补助大妈100元……
完善考评
建立失责问责制度
此次专项执法行动依法取缔无证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1697家,自动歇业1000多家,收缴各类涉赌电子游戏机14688台,涉赌电路主板3641块,行政罚款26万元;由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处理的涉案嫌疑人107人,其中刑事拘役9人,行政拘留23人,立案调查63人。
江苏省文化厅以此次集中行动为契机,认真总结监管工作经验和教训,把打击无证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工作纳入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考评内容。省文化厅量化执法标准,要求各地文化市场执法机构每月上报查处无证照电子游戏经营点的执法数据,并跟踪追查、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失职问责”制度,对因“失职、失察、失控”而引起的游艺娱乐场所秩序混乱、“黑游戏厅”再次泛滥的地区,通报当地党委、政府,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同时,全省各地还健全群众有奖举报制度,聘请义务监督员对“黑游戏厅”做到露头就打,让违法经营者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