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川》将揭幕:用舞蹈诗剧 书写生命坚强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用舞蹈诗剧 书写生命坚强 

    耗资千万的《大北川》明晚揭幕 

    由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型舞蹈诗剧《大北川》历时一年多时间的筹备排练,将于明晚8点在成都锦城艺术宫开演。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的最后一场,耗资近千万元的《大北川》以去年5-12大地震的真人真事为主要背景,试图再现人间大爱。北川地震中“生死恋人”贺晨曦、郑广明夫妇,以及羌族农民背遇难儿子回家等故事都将在剧中一一展现。

    《大北川》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一对深埋在废墟下的羌族青年恋人依娜和古玛,在绝望中患难相依终于获救,之后他们与北川人民共渡难关,建设美好新北川的故事。全剧共22个舞段,以动人的艺术手法,阐述和演绎了人类不朽的大爱和生死不渝的爱情,该剧总时长约84分钟。“从去年6月开始酝酿,剧本创作人员多次冒着余震和泥石流的危险到北川等地采风;演出人员多达120人,曾封闭训练100余天。”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北川》历时一年创作,十易其稿,耗资近千万。“希望通过跨越5000年羌文化发展演变的广阔时空,艺术化地阐述人间大爱不朽和爱情生死不渝的永恒主题,再现云朵上的民族历经迁徙饱受磨难而顽强前行的心路历程。” 

    记者还了解到,剧中呈现的每个角色都是根据故事情节需要量身创作的。如剧中老阿妈背着已离世的儿子回家的双人舞段,由于剧情需要,男演员身体必须僵硬,女演员背男演员难度极高,6分钟时间就有4个高潮,悲壮与浪漫同时跌宕。在服装设计上,民族、古典、国际时尚相结合。舞台结构和灯光采用芭蕾舞台的效果,对羌文化原生态进行了继承性改良。9月下旬该剧在绵阳的首演中获得市民的热烈追捧。据悉,自“5·12”地震后,国内各地先后推出了数十台反映抗震救灾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然而以大型舞蹈诗剧形式,并大胆采用目前国际流行而国内少有的无场次舞剧艺术,《大北川》在国内尚属首创。《大北川》剧组今年底到明年还计划到支持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