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补“敬老课” 三成不知“重阳”为何节

来源: 大连日报

26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敬老节”。在如今“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渐流行的今天,这样的日子对孩子来说是否陌生?有多少孩子记得要给长辈一个祝福?日前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近40名孩子发现,竟有三成多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重阳”为何节。 

    “10月26日是什么日子?”“不知道。”“是‘重阳节’。”“这是个什么节日?”在记者连日的采访中,类似上述的对话至少重复了十几遍,一些孩子提起“重阳节”是一脸的茫然。一名四年级的学生扳着指头说出了了自己知道的节日:“‘六一’、‘十一’、‘五一’……”甚至连情人节他都知道,可对“重阳”这个传统佳节他却闻所未闻。在记者采访的近40名孩子中,有14人不知道“重阳”为何节。

    而在知道“重阳节 ”的孩子中,对节日有所准备的仅有9人。“给外公外婆洗脚、洗衣服,给爷爷奶奶揉揉肩、捶捶背,给老人做一张节日贺卡、买一份节日礼物……”为了让老人们开心,这些孩子想了不少办法,但老人们最希望的,却是儿子、女儿和孙辈能多陪他们聊聊天。“子女们都很忙,我们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只要他们能够知道‘重阳节’是我过节就足够了,哪怕孙子给我讲个故事或是唱首歌,我就心满意足了。”采访中,今年76岁的孙大爷的回答代表了很多老人的心声。

    对此有关教育专家表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文明的需要,而如今一些孩子不知道“重阳”为何节正是“敬老”观念缺失的表现之一,应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警惕。专家建议应常给孩子们补补“敬老课”,这需要教师言传、父母身教和社会引导“三管齐下”,让孩子常受到敬老美德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