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动漫艺术大展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为国内动漫产业把脉的动漫艺术大展学术研讨会也办进了中国美术馆,这对年轻的动漫业来说都是头一遭。昨天,在专家、学者、动漫人云集的学术研讨会上,阻碍动漫业发展的难题引起了最多的关注。
香港导演内地老动画中找故事
中国动画学会常务副会长、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汪天云最近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香港导演纷纷来到上影厂,买走《天书奇谭》、《葫芦兄弟》等老动画片。“这些香港导演认为内地老动画片动画艺术扎实,最重要的是内容和故事非常经得起推敲。他们希望对这些经典动画故事进行改编,由真人来表演。”汪天云认为,之所以出现如此现象,得益于老动画片对故事的讲究。
在专家看来,这一现象也恰恰触及到了目前国内动漫业的软肋:忽视文学元素,不会讲故事。专家认为,国内动漫在内容上还很苍白,对文学、传统艺术、传奇故事研究得不够。汪天云说:“我们往往忽略了富矿,寻找的是瓦片。”
动漫人才不愿意在企业谋职
2004年,国内电视动漫一年生产2万分钟,2008年已高达18万分钟,中国已成为电视动漫生产大国。但专家提醒,目前国内面临原创人才匮乏的窘境,动画软件制作人才居多,前期策划、动画编剧、漫画脚本创意、游戏策划、动漫市场营销管理人才极少。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廖祥忠说,现在国内有282所高等院校开设有动漫专业,但不少走出校门的学生不愿意在企业就业,而一味自主创业,结果不少人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最后纷纷选择改行。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分析说,现在原创人才不愿意在企业谋职事出有因。“动漫制作处于急功近利的状态,不注重前期的原创,只注重动漫的完成数量和速度;很多动画企业为了拿到政府的政策补贴,重‘量’而不重‘质’。目前原创人才的生存条件远不如一个技术操作人员,造成大量原创人才的流失。”
国内动漫发展渠道尚待畅通
除了动漫业自身存在问题外,动漫业内人士还抱怨,动漫发展渠道的不畅通阻碍了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
湖南电视台金鹰卡通卫视总监雷瑛说,金鹰卡通卫视目前已覆盖了21个省市、100多个城市,但为了争取电视节目落地,5年来每年花费高达1.2亿元。雷瑛说:“正是因为渠道的不畅通,缺乏有关部门的行业支持,卡通卫视普遍获利不高,也使电视动画片的收购价格很难上去。目前,动画片收购价格一直徘徊在每分钟30元至2000元左右,挫伤了动画产业的发展。”
和雷瑛有同感的还有从事电影动画的动漫人。香港玉郎动画有限公司创作总裁、漫画家黄玉郎说,玉郎公司推出的动画电影《神兵小将》今年国庆期间推出,同档期推出的还有《齐天大圣前传》、《麋鹿王》两部国产动画片。但是这3部片子遭到了宣传攻势极为猛烈的《建国大业》、《风声》的夹击,最后票房均不佳。除了宣传攻势处于弱势外,业内人士也发现,国内院线对动画片其实并不厚爱。漫友网的一位编辑说:“《建国大业》之类的大片一天什么时候都能看,轮到动画片常常是一天只有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