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落幕 吸引观众四十五万

来源: 中新网、人民日报

一场首次以“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及“贸易”作为主题口号的国家级动漫博览会,昨天在广东东莞市落下帷幕。

    这一名为“首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的活动,与在浙江杭州自二00五起连办五届的“中国国际动漫节”均为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这两个国家级动漫节,正好形成“一南一北”交相辉映的对比格局。

    与杭州“中国国际动漫节”突出以推介中国原创动漫产品为主不同,“首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以影视动漫版权保护为核心,旨在打造原创动漫与衍生品有效对接的最佳平台。

    根据主办方提供的数据,所取得的成果不俗:博览会共吸引四百五十家企业参展,动漫版权交易成交意向项目一百二十个,成交总金额高达八十二亿元人民币,展会五天内共吸引了近四十五万人次参观。

    该博览会打出率先在全国“版权保护”的口号,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在现场举办了动漫版权服务周活动,广东省版权局、东莞市版权局成立博览会版权登记服务工作站,对参展作品进行版权登记,并对参展作品提供免费的著作权登记服务,整个展会共受理参展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二百三十七项。

    人民日报:软实力彰显硬效益 广东文化产业“暖风”劲吹

    新年伊始,广东文化产业“暖风”劲吹,春意盎然。昨天刚刚在东莞闭幕的首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人气爆棚,共吸引参展企业450家,元旦假期三天进场人数达45万人,共达成交易120项,成交总金额高达82亿元。广东明星创意动画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伟明兴奋地说:“我们新制作的《开心超人》在开幕当天就融集了5000万元资金!”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袭击,广东文化产业逆势腾飞,增长速度高于GDP,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6%以上,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广东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型,把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突破口,化危机为契机,让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去年5月召开的第五届深圳文博会总成交额达到877.62亿元,比上年猛增25.4%,再创历史新高。

    改革释放了生产力。2003年6月,广东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之后,推动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完成了省出版集团整体转企改制、放开投资主体限制、重点媒体经营性部门和资产剥离转企等工作,有力推动了“文化大省”建设。去年7月,广东《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中更是把建设“文化大省”升级为建设“文化强省”。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认为,从“大”到“强”,一字之差,体现了广东更加注重文化发展的结构和质量,更要注重文化创新能力,更要注重科学体制机制的构建的改革内涵。

    文化“软实力”已创造出引人瞩目的“硬效益”。广东木偶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改制前两年没有创作剧目,改制后不到一年就创作剧目4部。去年上半年,剧院演出195场,接近前年全年水平,演出收入超过前年全年的2/3。

    如今,广东正大刀阔斧地推动近百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力争今年内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省财政每年投入2亿元,扶持重点和先导性文化产业项目。同时,组建省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理顺省直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和宏观调控,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