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一下常见的颜色,便可知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红色是对视觉冲击最强烈的颜色,是最有生气的颜色,犹同释放出激情与能量,犹同生命在燃烧,具有促使人们垂注和凌驾任何色彩之上的强烈力量。红色最热烈、最活泼、最鲜亮、最艳丽、最精神,能教人双眼一亮,教人印象深刻,教人兴奋雄起,是无可取代、责无旁贷的最适合喜庆的颜色。
考察光波的长短,也可以明白中国红非常适合喜庆。光学实验表明:在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也就是说,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而在喜庆时刻,谁不喜欢红红火火、光鲜醒目呢?谁不喜欢好事传千里呢?
中国红最适宜喜庆,还有生存择食的因素。人对色彩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依次观察的是物体的色彩、形体、线条和点。由此可知,色彩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
中国红反映了东方式的神秘。作为中国的吉庆颜色,作为中国人的吉祥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红表现了东方哲理和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其渊源还可追溯到古代华夏民族对日神的虔诚膜拜。
中国红是富于理想精神的颜色,神圣的颜色。我国颇负盛名的大红色瓷——色彩凝重、高贵静穆、宛如雨后初晴漫天红霞的“中国红”瓷,始于唐代。相传“中国红”瓷的发明还始于一个可歌可泣可叹的“祭红”的故事,故事折射出中国人为追求完美理想不惜献身的勇气和超凡入圣的境界。
中国红将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打造得美轮美奂。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习俗里。习俗的形成无疑必须经过选择,比如中国红被确立为喜庆颜色就是经由中国人聪明的选择,尔后才传染开来,被不断模仿。诚如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书中所说:“很多影响都是归因于模仿,其实这不过是传染造成的结果。”这也是凡遇喜庆,华夏儿女都自觉选择中国红的原因。
习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氛围,更会形成集体心理定势。如果这种习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符合生理选择,比如中国红,其固定性还会更强,演变成民族心理。习俗带有的守恒性和排他性,还会使异类思想被弱化或被淹没,比如,中国人春节皆贴红春联,如果有的人家贴的是绿春联,便会被视作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