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6日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声明,对日前有关针对他们的指责予以澄清。
中国作协的声明称,于2010年3月30日至4月2日在重庆申基索菲特大酒店先后召开了七届九次主席团会和七届五次全委会。其间,各大媒体对会议内容作了大量报道,对与会作家作了大量采访,向社会传达了中国文学繁荣发展的信息。
声明称,但是,会议也遇到了某都市报和个别人博客文章的严重干扰。3月30日,某都市报刊登《住总统套房、坐奥迪文人有点高调》的消息。该消息称“这次来渝为开会的作家入住的是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下榻的酒店为他们准备了2000多元的宴席。”该消息被一些人炒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使中国作协和与会作家遭受无端的指责,严重损害了中国作协和与会作家的名誉。
3月30日,《华西都市报》刊登《住总统套房坐奥迪作协开会有点高调》的报道,文中写道:作协本次会议的接待规格相当高,包括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2000多元一桌的宴席,以及重庆作协专为接送作家准备的奥迪车等。这则新闻被广泛转载,对此,作家阎延文写博怒斥作协:“一席宴吃尽数万名小学生的捐款”。4月1日,郑渊洁、慕容雪村、易中天等作家也纷纷发表言论,网络上更是一片沸腾。
中国作协郑重声明:在重庆召开的中国作协七届九次主席团会和七届五次全委会,没有任何与会人员入住总统套房;没有安排所谓2000多元一桌的宴席,全体与会人员用的是酒店平日标准的自助餐。会议期间,组织与会人员参观渣滓洞集中营旧址、“打黑除恶”资料展览和到重庆烈士陵园祭奠扫墓等活动,都是集体乘坐大巴、中巴车往返。
中国作协指出,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党和人民把新闻报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交给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媒体、新闻工作者理应为社会提供真实的信息,而不能用严重失实的假新闻蒙骗公众,误导舆论。有关媒体及其记者要珍惜自己手中的笔,珍惜自己写下的文字,珍惜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中国作协在声明的最后指出:请自尊自律!
作协发言人:假新闻使作家受伤 身正不怕影子斜
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就中国作协会议有关情况发表谈话。发言人指出,日前,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陈崎嵘就在重庆召开的中国作协七届九次主席团会和七届五次全委会作了介绍,并对有关问题作出回应。
陈崎嵘说,按照《中国作家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中国作协的全委会每年召开一次,主席团会每年召开一至两次。七届九次主席团会和七届五次全委会是例会。主要议题是回顾总结去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会上,中国作协书记处向主席团和全委会分别报告了去年的工作,有10位作家就当前文学问题作了大会专题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带领重庆市党政领导同志到会与作家座谈。会议邀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务院新闻办的有关负责同志到会作了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网络技术的专题讲座。全委会选举何建明同志为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团推举李敬泽同志为书记处书记。会议期间,与会作家参观了渣滓洞集中营旧址和重庆“打黑除恶”资料展览等,受到深刻的教育。在清明节前夕,铁凝同志又带领一批作家到重庆烈士陵园祭奠扫墓,并敬献鲜花。
会议期间,我们也遇到了令人不愉快的事情。3月30日,某都市报刊登了《住总统套房、坐奥迪文人有点高调》的消息,对会议作了失实的报道。个别人借题发挥,把这则失实的消息与西南旱情联系起来,对中国作协和与会作家进行指责和侮辱。这则假新闻和个别人的博客文章严重侵犯了中国作协和与会作家的名誉权,给中国作协和与会作家带来极大伤害。
事实真相是:重庆申基索菲特酒店在27层确有一间“总统套房”,但我们没有任何人入住。全体与会人员用的都是宾馆平日标准的自助餐。
看到这则假新闻,与会作家十分气愤,因为他们是知情人,大家对住房、用餐、乘车情况十分明了。为了使主席团会和全委会不被假新闻所干扰,我们用“身正不怕影子斜”来说服大家,专心致志地开好会,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任务。
对于某都市报报道失实、个别文章以及断章取义的所谓对铁凝同志的“专访”,我们愿意相信是由于他们不负责任、没有认真核对事实所致,而不是蓄意的。如果是蓄意的,那真可以用得上有人在博客文章中写的一句话:“说他们丧失良知一点也不为过。”
中国作协:酒店可证明没住豪房吃大餐 报纸已道歉
中国作协于3月30日至4月2日在重庆申基索菲特大酒店先后召开了七届九次主席团会和七届五次全委会。其间,各大媒体对会议内容作了大量报道,其中一篇媒体的报道,则剑指中国作协的穷奢极欲,称作家们住总统套房,吃2000元一桌的酒席。对此,中国作协出示各方证据,予以否认。
中国作协首先出示了重庆申基索菲特大酒店的证明。该酒店称,兹证明,“中国作协七届五次全委会”于2010年3月31日至4月4日在重庆市审基索菲特大酒店召开。会议期间未入住总统套房,未吃几千元一桌大餐,自始至终都是吃的一般标准自助餐。署名为重庆申基索菲特大酒店,时间为4月2日。
报道此事的《华西都市报》也向中国作协发出了致歉函。致歉函称:本报于3月30日摘登重庆某媒体失实稿件,把关不严,疏于核实,给贵协会带来不良社会影响。为此,本报特向贵协会诚恳致歉。
致歉函还称,该报记者收到重庆某报发来的稿件后,经过删节,以简讯刊出。未对原稿真实性进一步核查,致使失实内容见报。
该报称,在稿件见报后,该报当天召开编委会,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对相关责任人作了严肃处理。当天签样的值班副总编辑、该版责任编辑做出书面检查,并予以通报批评,同时还进行了经济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