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五四追忆青春往事:五四精神,拯救中国文化

来源: 新京报

王蒙五四追忆青春往事 

    - 纪念五四

    1 青春时期,所有日子都可爱

    自古以来人们都是歌颂青春,眷恋青春的,都是用最美好的语言来谈青春的,譬如说李白,他的诗里面说“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杜甫的诗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但是杜甫这里面讲的青春不是指人的青春,他是指的季节,但它代表的仍然是一种欢乐的、庆幸的这种心情。 

    而毛泽东在他的最好的诗词之一《长沙》里面,他写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开阔的、有大智的这样一种青春。青春永远和激情在一起、和大智在一起、和浪漫在一起。

    即使不是处在这种历史的风暴之中的,相对比较缓和的那种青春,也有它特殊的美。譬如说,屠格涅夫在他的小说《初恋》里,他说,“青春,青春,你什么都不在乎,连悲哀也对你有帮助,连忧愁也给你以安慰。哦……”这像辛弃疾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也有点那个意思。普希金的诗,“同干一杯吧,我的不幸的青春时代好友,让我们用酒来浇愁。酒杯在哪儿?就这样,欢乐涌上了心头。”都有这样一种对青春的美好的记忆。

    我们这一代人,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三零后”。赶上了旧中国的灭亡和新中国的诞生,我们的青春当时牛得不得了啊!我在地下的时候,就是在还是国民政府统治的时期,我们喜欢唱的歌是什么呢,是“我们的青春像烈火般的鲜红,燃烧在充满荆棘的原野。我们的青春像海燕般的英勇,飞翔在暴风雨的天空”。那是什么样的青春啊?把自己的青春和祖国的青春完全结合了。

    其实那时候还只是少年,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那时候我11岁,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祖国”。当时有一个想法,就是要为了祖国,把我的生命献出来都没有关系。所以1949年之后,对一切都充满着希望、充满着快乐、充满着那种单纯的信念,就像我写《青春万岁》的时候说的,青春时期,所有的日子都那么可爱。

    2 五四精神,拯救中国文化

    我想再回忆一下“五四”。

    “五四”最大的意义就是它从文化上树立了一个把中国推向现代性的目标。但是现代性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并不是万应的灵药。现代性还带来许多新的问题,你譬如说全球化所带来的一些弱势民族的文化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譬如说金融危机,也说明了在这个现代性、全球化的基础上,它一旦产生问题会多么严重;再譬如说环境问题等等。但从总体来说,我们追求现代化这样一个方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是不能动摇的。

    当然,“五四”的时候还有一种所谓烈火狂飙一样的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批评。这个不论是左翼的,像鲁迅、陈独秀、瞿秋白,还是右翼的,像胡适、傅斯年、吴稚晖,他们在批评中国的传统文化上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譬如说鲁迅给青年人的建议里面就有一条,少读或干脆不读中国书。他的理论是说中国的书读了以后让你静下来,失去了进取、斗争、竞争、向上、向前的这样一种精神。

    但是我们又要考虑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五四”运动,尤其是如果没有中国的在现代化上所取得的这些成功,我们今天能够痛痛快快地在这儿讲弘扬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吗?我们能够那样信心百倍地说我们是孔孟之乡吗?所以我始终认为,“五四”从总体来说,不是摧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挽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起死回生、否极泰来。

    所以我们还是要肯定“五四”运动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新的面貌,使我们能够去粗取精,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重新发扬光大的这样的机会。

    我特别忘不了的就是鲁迅在他的《忽然想到》(六)里面所说的,鲁迅他说什么呢,就是一个人呢,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凡是妨害我们这几条的,不管它是什么祖传秘方、御制膏丹,不管你是百宋千元,天球河图,也不管你是古是今,你是八千年也好,一万年也好,踢倒他!鲁迅说的不是打倒,打倒是用手打,这踢倒用脚。可能鲁迅那时候也预见到咱们这脚功还需要锻炼,踢倒他。所以我们没有“五四”的这样一种精神,就没有今天的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这样一个弘扬。

    3脚踏实地,充实自己的青春 

    最后,我想对今天的年轻人提一点点建议。

    首先,我愿意借用老舍先生的《茶馆》里面的话(实际我已经把他的含义有所改动),说年轻的时候,有花,有牙,没有花生豆。等老了吧,花生豆挺多了,没牙了。所以,我觉得不管是年轻的还是老的,在他没有完全被这个年龄生理的老化所摧毁以前,各代人都有各代人的可爱之处。如果世界上全都是年轻人,都是小姐妹儿、小哥们儿,也有点麻烦,你总还要有几个白胡子的,总还要有几个老奸巨滑的,总还有几个比较成熟稳重,考虑问题照顾的方面周到一点的这样一个人。

    第二,就是渐进和整体变革的关系。年轻人容易,喜欢就来一个整体性的变革。但我们还要处理好高潮和正常的关系,像我们“三零后”人,也就是所谓五十年代的青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高潮。抗日战争胜利,是高潮;解放战争胜利,是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高潮;抗美援朝,又是高潮。

    所以老子有一个话叫做“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就是你大风大雨,就是老天爷他也做不到老是大风大雨,有很多时候是相对比较平和、比较正常、是比较渐进的,所以我们要处理好这种关系,我们也还要处理好,就是我们具体的业务的知识和我们整个做人的这种境界、胸怀,我们整个做人期待这样一种关系,我们整个做人的这样一种过程,我们有一种总体的气概。我们还要处理好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更新我们的知识观念的这种关系。

    所以,如果我们固步自封,如果我们不能够吸收新的东西,这也不行。我们也还要处理好所谓大众化和高端化、经典化的关系。我们要满足各种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文化要求,但是我们尤其不能忘记我们自己是有责任的,我们自己是有使命的,我们并不是只是满足于那种消费性的市场所需要的文化活动,我们还是要为我们的祖国的这个文化、科学、技术,包括人文这些方面添砖添瓦。我们自己创造的东西还是太少了,本来青年人是最有创造力的,但是我们现在真正由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还太少。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生活在另外一个不同的状况之下,虽然不是那种高潮化的年代,虽然未必是燃烧的鲜红、飞翔的英勇,但是我们要脚踏实地、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来缔造自己的青春,充实自己的青春。

    □王蒙(作家,著有《青春万岁》等)

    (本文系王蒙应山东卫视“新杏坛”之邀,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做的题为“青春万岁”的演讲,借此纪念五四运动。 

    广州日报:“五四”半天假遇尴尬 逾七成适龄者没有或不知道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按照国务院有关决定,14周岁以上的青年可在5月4日享受半天假期。

    但记者从在街上随机调查和网络调查的结果发现,超过七成的适龄青年都明确表示没有或不知道“半天假”,而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公司都没有下发青年员工在“五四”节当天放假半天的通知。

    因此,尽管有国家相关规定,但是已经实行了两年的“五四”青年节“半天假”在今年很可能又再成为“一纸空文”。有不少受访青年对记者直言:“感觉‘五四’青年节‘半天假’有点假。”

    据了解,如果14岁至28岁青年对“五四”青年节半天假有任何疑问或未能享受合法的放假权益,都可拨打广州市青少年服务台12355进行投诉。

    尴尬:怎么放谁来享?

    如何给员工安排这“半天假”是让单位挠头的事情——有公司符合放假条件的适龄青年占了公司员工的一半,如果放假势必影响公司日常运作,于是全公司不放假;有的单位则以科室为单位,安排一半人员分开上下午各放半天假;有的公司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个“3+1”放假法,全公司员工不管是否28岁以下青年,“五四”当天都放假一天,等于“五一”再多放一天。

    同时,也有单位灵活作出了放假安排,采取轮休或以后补休的方式让青年放假。某公园就把放假的具体操作下放到各科室,由各科室自主安排人员放假时间,“我们采取轮休的方法,每天一个放假,整个公园32个适龄青年5月份就可以轮休完。”

    疑问:有无加班工资?

    青年节“半天假”如果没得放要上班,那算是加班吗?有没有加班费呢?记者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部分公民放假有关工资问题的函》找到了以下条文:“按照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中关于妇女节、青年节等部分公民放假的规定,在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期间,对参加社会或单位组织庆祝活动和照常工作的职工,单位应支付工资报酬,但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该节日恰逢星期六、星期日,单位安排职工加班工作,则应当依法支付休息日的加班工资。”

    今年“五四”青年节为星期二,应视为正常工作日,即使职工上班,也不能够像“五一”那样获取三倍加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