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环《务实求理》首发座谈会 部分发言摘登

来源: 天津日报

编者按:日前,我市召开李瑞环同志《务实求理》一书首发座谈会。会上,10位同志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畅谈了学习体会,交流了学习心得。应广大读者要求,现将部分发言摘发。

    一部增长才干的好书

    方放(市人民政府原顾问)

    李瑞环同志新著《务实求理》是一部富有哲理的重要著作,对于各级干部来讲,更是一部提高水平、增长才干的好书,是一部新的干部必读。该书相当一部分讲话、文章,都是瑞环同志主持天津工作时发表的。可以说,他的务实求理实践,他的务实求理理论,都和他在天津这段工作分不开,即使是他后来的一些讲话、文章,多数也依稀的有他在天津工作时经历、经验的烙印。因此,作为天津人读起来倍感亲切。正像书的后记所指出的,务实求理既是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对文章写作和文风的基本要求,也是作者人生经历、经验的重要体现,给予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第一,务实是瑞环同志的一贯作风。瑞环同志的务实精神是全国闻名的。他从1981年来天津,到1989年离开,大约是100个月时间。这期间,他大到国家大政方针的创造性贯彻落实,小到群众生活琐事的关心解决;远至城市的长远规划,近到每天副食品供应和价格,都能做到知根知底,心中有数,处理起来有条不紊,有序推进。瑞环同志坚决反对说空话。他在天津工作期间,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少讲空话,多干实事”。他痛斥那些只说不干,嘴行千里、屁股在家里,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的坏作风,尖锐指出这种坏作风误事、误国、误人、误己。他一贯主张想实招、求实效。瑞环同志提出要“知实情、说实话,想实招、求实效”。他认为,干部想要干成实事、干好实事,不光要肯干、想干、敢干,还要会干。“一种好的方法、一个对路的实招,可以下活一盘棋,可以开辟一条道,可以影响一大片”。瑞环同志有强烈的为民情怀。他有一个为人民办实事“五线交一”的原则:坚持办多数人受益的事,办群众最急需的事,办长远起作用的事,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办力所能及的事。围绕这个方法,他执政天津那几年,为群众办了许许多多的实事。

    第二,求理是瑞环同志的显著特点。瑞环同志务实从不就事论事。他务实的方法就是分析矛盾、探索规律。他经常讲要琢磨事,就是琢磨规律、追求真理。他十分重视总结经验,认为总结经验是求理的最好方法。他强调,“理在其中立”,他的务实过程,都有理的环绕,都是求理的过程。他常说认识事物主要是认识特殊性,用一般性指导去研究特殊性,用大理去求小理。他十分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为结合是运用,结合是目的,结合是坚持,结合也是发展,离开结合谈坚持、谈坚决、谈坚定,只能是空话、大话、假话。正因如此,瑞环同志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理”,比如:“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合理地发挥出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等。从历史的长河看,从对后代的影响看,他留下来的这些理的意义更多更大,更为深远。

    第三,务实求理是瑞环同志的成功经验。他认为,务实就是求理,求理就是务实,务实就是研究理儿,求理就是捣鼓事儿,准确地说,务实和求理是一件事。务实求理是他的认识方法、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瑞环同志由一个木匠成长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其成功人生的秘诀就是“务实求理”。瑞环同志的文风特色就是务实求理。他的讲话,人们爱听,高级干部、普通群众都津津乐道。瑞环同志的讲话、文章不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而且犀利无比,寓意深刻,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是在鼓捣事儿上下的功夫很大,写文章就是研究事儿,研究事就是鼓捣理儿,每个词都有事实根据;主要是有精气神儿,精气神就是被丰富材料烘托下的真理、新理;加上总是用老百姓的大白话去说事、说理。

    《务实求理》一书浓缩了瑞环同志的成功经验,对广大干部的工作实践,对普通人的成长进步,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需要认真读、刻苦读、反复读。今天,我要向天津的广大读者郑重推荐这部书,希望读者以务实求理的方法和原则来阅读,相信一定有很大收获。

    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一本好教材

    陈晏清(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

    党中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个学习,首先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它的哲学。李瑞环同志《务实求理》的出版,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一本很好的教材。说它是一本好教材,一方面是说这本著作收集的文章,不论直接谈理论问题的还是谈实际问题的,都有相当的理论高度,都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说,我们从这本著作中还可以学到一种孜孜不倦的、务实求理的学习精神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良好学风。

    这部著作收录了一篇重要文章《改革需要哲学,哲学需要改革》,是记录李瑞环同志1988年1月在天津同出席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研讨会的哲学工作者的谈话。这个研讨会是由南开大学承办的,参加会议的不少人是很著名的哲学家。他们都想听听瑞环同志的指导性意见。瑞环同志讲完后,大家一致认为,讲得好,讲得很深,也讲得很实。他提出,搞“四化”建设要把领导干部学习哲学当作战略问题来抓。他说:“我深深体会到,不管做什么,懂哲学和不懂哲学大不一样。特别是在关键的时候,你遇到的问题越大、越复杂,哲学的威力就越大。”

    在这篇谈话中,瑞环同志明确提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发展哲学,并从这点出发对哲学工作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首先是鼓励我们要有理论勇气,敢于探索创新,不迷信书本上说过的、文件上肯定的、权威人士讲了的、被经验证明的和大多数人公认的,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理论能够与时俱进。其次是要哲学专业工作者一定要关注哲学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瑞环同志说:“倘若你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作用,在社会上表现不出价值,那么,你的研究本身就值得研究。”瑞环同志还从国家兴衰安危的高度,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他说:“从长远观点看,我们国家如果将来出毛病,多半不是出在自然科学方面,而是出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这真是警世之言。

    当时直接聆听瑞环同志意见的只有二十几个人,现在把它收入文集出版,会让更多的人获得教益。从这个意义上讲,瑞环同志《务实求理》的出版,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情。

    难忘老市长的关怀

    孙锁海(大港油田集团井下作业公司第一修井分公司技术办副主任)  

    作为大港油田百对青年集体婚礼的当事人之一,当我捧起老市长新著《务实求理》特别是读到《天下和静在于民乐》时,心情感到无比激动,仿佛又回到了22年前那个难忘的幸福时刻。1988年11月16日,156名石油工人与心上人在大港油田体育馆举行了隆重的集体婚礼。老市长不仅是这件喜事的促成者,也是这场集体婚礼的主婚人。老市长对石油工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急人所急、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我永远铭记在心。

    1983年,我从技校毕业分配到大港油田修井队工作。当时的条件相当艰苦,“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冰。”当时流行着这样的顺口溜:“有女不嫁石油郎,一年四季守空房”、“石油工人天下走,找个老婆没户口”。1988年2月,李瑞环市长到大港油田开展“谈心服务”活动。当了解到生产一线工人最大的困难就是找不到媳妇时,他当场表示:“要把解决油田一线工人婚姻问题当作大事来抓。” 

    之后,在老市长和妇联、工会等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和热情帮助下,油田相继组织了7次大型联谊活动,有484名青年参加了相亲会。我有幸成为大龄青年联姻活动的受益者,在第一批集体婚礼中喜结良缘。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市公安局还赶到现场,一天时间就为所有新娘办理了户口转迁手续,彻底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到1993年,大港油田共有437名一线大龄青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解决了终身大事。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老市长在集体婚礼上对大家的谆谆教诲,他说:“希望今天的新郎新娘们,把你们在自己大喜日子里的激动心情转化成力量,转化成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多做好事的实际行动。”作为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我只有努力工作,幸福生活,才能报答党和政府的关怀。20多年来,我从一名普通的修井工人成长为修井班长、技术办副主任,还多次被评为分公司十佳班长和先进个人。我的妻子善良贤惠,不仅有一份可心的工作,还为我精心操持着家务。女儿已经19岁了,今年高考,是我们夫妻俩的骄傲和希望。

    和我一样,广大的油田工人都把朴素的感恩思想转化为积极工作的热情,以百倍的干劲投入到各自的岗位中去。如今的大港油田已经从盐碱荒滩发展成为一座年产油气500多万吨的现代化石油城。我们一线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住着空调房、吃着四菜一汤,洗澡有宽敞的浴室,上下班有班车接送,连工衣都有专门的人来洗。小伙子再也不为找不到媳妇犯愁了。

    一篇重要讲话的再启发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市文联主席)

    一篇启发过我们、时效性极强的讲话,事隔25年,时过境迁,还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吗?当我翻开李瑞环同志新著《务实求理》,重读他在1986年的讲话《齐心合力,繁荣文艺》,就有这样强烈的思想效应。

    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发轫不久,势头正猛。天津通过了第七个五年计划。不仅经济和城市建设在起飞,文化界也空前活跃。瑞环同志发表的这篇讲话,对文化界震动很大。这篇讲话涉及到一系列重大问题:文化在一个城市的位置,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进步进程中的位置;当时城市文化与公民素质的状况和文化工作面临的任务和使命;如何解决文化界面临的种种问题与矛盾,解放文化生产力,促进文艺繁荣和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等等。这次讲话前,瑞环同志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工作。市委理论研究室的同志曾几次找我与其他作家、艺术家认真了解文化界的问题和思考。这是瑞环同志的一贯风格,也就是必须抓住最实际的东西才思考、才说话。今天我们还能从这篇讲话丰富的内容中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真实。既有鲜活的社会文化问题,更有文化界种种必须理清的理论性问题。比如,创作自由、文艺标准、文艺批评、队伍团结、体制改革等等。在一些当时具有敏感性的问题上,瑞环同志都直接面对,积极思辨,理清思想,团结队伍,振奋精神,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有力推动了文艺的繁荣。这种作用非常具有成效,达到了瑞环同志说的那样“以我之石激起小小波澜,从而使文艺界进一步活跃起来,振奋起来,开创文艺的繁荣局面”。

    之所以讲这篇讲话在今天还有启发,是因为关于重视文化在社会的精神作用的问题;重视实际,重视理论,也就是“务实求理 ”,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瑞环同志讲话向来都从活生生现实出发,从实际出发,所以他不说套话,也不可能有套话。他的话针对性强,不仅言之有物,往往触到本质。这与瑞环同志重视理论有密切关系。他重视思考,重视思辨,重视理论研究,因此他总有新的理论发现。任何时代性进步都离不开思考与发现,离不开理论。他总是在形而下和形而上之间往返。在形而下找到问题,拿到形而上思考,然后返回到形而下,指导工作和解决问题,因此面对实际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也更自觉。有理论才会有高度,有深度,才不会陷入惯性和盲目,才会清醒地走得更远。

    城市规划建设者的必读书

    王明浩(市城乡建设研究所原所长)

    《务实求理》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著作,书中“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部分是瑞环同志长期从事城市管理、研究的经验、总结和思考,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从中领悟其务实求理的真谛。

    瑞环同志十分重视城市规划。1984年,瑞环同志主持召开了天津市第一次规划设计工作会议,之后又亲自主持编制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天津和全国其他城市发展的历程,充分证明了一个好的城市规划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瑞环同志深刻剖析了城市规划中的十大关系,其中一些观点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如在论述整修与新建的关系时,瑞环同志说:“旧城区不能全部推倒重建,也不应永远破烂不堪。这就有一个新建房子和旧有房子的结合、旧房子维修和改造的问题。”“要本着少花钱、少扰民的原则,把旧房子、旧街逐步地整修好。”近几年来,天津市大力整顿市容环境,整修旧城区、改造旧房子,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而且在国内外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瑞环同志十分重视城市科学研究工作,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他特别强调城市领导者要高度重视城市科学,要“运用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他说:“城市领导离开城市科学,很大程度上就叫‘瞎领导’”,“城市科学必须靠近城市领导,面向实际,紧紧地围绕城市中心工作和突出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开展研究工作,提供研究成果。否则,很可能事倍功半或劳而无功,用不上,白研究。”这两个观点已经成为城市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原则。

    瑞环同志十分强调城市协调发展。他说:“协调发展应该是城市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现在我们提出城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就是城市协调发展的具体化与深化。瑞环同志深入研究了生产与生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城市与农村、政治与经济、领导与群众等5个方面的关系,非常富有哲理和现实意义。如针对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他说:“城市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经济的发展,取决城市的功能,取决于城市载体的能力。”他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的理论,事实证明这是十分正确的。20世纪80年代的引滦入津、水厂建设及“三环十四射”的交通体系为天津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可以说瑞环同志关于城市协调发展的观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值得每一位城市规划建设者认真学习,细细品读,以利于指导工作。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典范

    曹秀荣(市政协原副主席)

    李瑞环同志《务实求理》这部书有很多文章是他在天津工作期间的讲话,读起来特别亲切,尤其是《与天津大学学生对话》这篇,更是发人深省。1985年9月间,在北京、西安等地发生了部分大学生上街游行事件,起因是学生表达爱国热情,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在事件发展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向政府表达了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现象的看法,宣泄了一些不满,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一事件波及到了天津一些高校。为了及时疏解学生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使改革开放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李瑞环同志亲临天津大学,与学生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座谈。因为那时我在天大主管学生工作,党委责成我牵头组织这场对话。

    记得那天当市长步入会场时,全场的气氛紧张,一张张年轻的娃娃脸都紧绷绷的,一副副要较量一番的架势。市长坐定之后三言两语的开场白,就使气氛缓解了许多。他说:“我来天大一是听你们的意见;二是同你们共同探讨一些你们关心的问题。我希望你们有什么说什么,我也有什么说什么。”市长坦坦荡荡的几句话,就让同学们紧绷的心弦松弛下来,大家还礼节性地回报了一些掌声。

    一上来学生们不满地谈到了不正之风问题,问市长怎么看?市长回答说:“不正之风确实存在,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有的就是腐败现象。同学们对不正之风气愤,我很高兴。因为我也很气愤。”几句话学生和市长的距离就拉近了,心态开始变的平和、脸上也露出“英雄所见略同”的欣喜。这时,市长顺势把话锋一转说,但我们正在努力纠正不正之风。就说走后门上大学吧,过去曾经是一种很严重的不正之风,现在还有吗?你们中间哪个是走后门上大学的?同学们都摇摇头。“希望你们今后看到、听到有不正之风的地方,揭发出来,包括我们市领导,我们去纠正,并感谢你们。我也希望你们毕业后掌了权,当了什么长、什么员,不要再搞不正之风。”

    关于那场对话,书中收录了12个问题。其实对话持续了4个多小时,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涵盖面相当广泛。市长是有问必答,提对了的就虚心接受,还真诚地表示感谢;提错了的就分析纠正,摆事实讲道理,说得学生们频频点头。

    当我宣布结束时,学生们围着市长不让走,他们说:“市长就这样走啦?不能就这么走哇!你听我们说半天了,我们也想听听市长对我们到底是什么印象,对我们怎样评价呀?”市长问:你们真想听吗?同学们齐声喊:真想听!于是大家又重新坐下。市长语重心长地说:上大学是很不容易的,想挤进天津大学的有多少人!党和国家对你们寄予多大希望!你们要珍惜时间,集中精力,认真读书学习,为将来建设国家、管理国家打下雄厚的基础。青年为承担历史责任,必须下一番苦功夫才行。可以肯定,你们将来会有许多人成为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但不客气地说,也难免有一些平庸之辈,乃至个别的不肖之徒。国家的大事将来终归是要你们青年人来管理,但不要急,要做一点准备。你们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不要把自己的历史使命看得太低了。但现在你们是准备阶段,实在地讲,你们还不行。因此不要把自己现在的水平估计得过高了。世界是复杂的,不是只读几本书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何况你们天天读,才读了几年、读了几本?观察世界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但也不能过于自信。我是把你们放在将来肩负历史重任的角度来要求的。你们都很有思想,我希望你们要经常想想你们未来的历史使命;想想老一辈对你们的期望;想想你们目前学习和将来的关系;想想自己的学习究竟怎么样。市长话音未落,同学们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一直恋恋不舍地夹道欢送市长走出会场。

    能够亲身经历、亲眼目睹这场对话的全过程,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对话不仅改变了学生的一生,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且也改变了我,让我受益匪浅。

    为人民办实事理论和实践的宝库

    沈东海(市委规划建设交通工委书记)

    《务实求理》的出版发行,是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这部书具有很高的理论品质和实践意义,是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素质、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教材,特别是为人民办实事思想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尽心竭力为人民办实事是瑞环同志在多年工作实践中始终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要把为人民的好事办好,在思想上必须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坚持把“人民至上、群众第一”、“为民之举靠人民”、“群众情绪是第一信号”、“群众利益无小事”等思想观念运用到实践中。瑞环同志在天津工作期间留下了许多为人民办实事,抓工作的重要思想,比如,坚持办多数人受益的事,办群众最急需的事,办长远起作用的事,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办力所能及的事;善于具体抓、抓具体,综合抓、抓综合,少花钱、多办事,注意总结经验,等等。瑞环同志是这样论述的,也是这样实践的。他团结带领天津人民,拆除了遍布全市的临建棚,建成了“三环十四射”,完成了引滦入津,实现了民用煤气化,8年建起了相当两个多旧天津的住房……他为天津人民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也为今天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赢得了百姓的由衷赞誉。 

    我体会,瑞环同志为人民办实事的这些思想,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一致的。市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对我们提出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新要求,作出了连续两个奋战150天、今年又奋战300天的工作部署,每年都推出 20项民心工程。市委、市政府的这些决策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对瑞环同志作风的继承和发展。今天重温瑞环同志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好地为群众造福,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我们学习瑞环同志为人民办实事的思想,就要落实到贯彻市委、市政府对规划建设交通系统提出的各项要求上去,落实到我们正在抓的各项工作中去。我们要带着对群众的深情,用为人民全力奉献的劲头,以不断适应群众新需求为动力,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通过全心全意、尽心竭力、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办实事,更好地为群众造福,为市委、市政府作劲。

    新时期振兴京剧的指导思想与重要实践

    刘连群(市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

    《务实求理》内容丰富,既饱含深邃的理论内涵,又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实际,具有鲜明而强烈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振兴京剧要在继承中求发展》和《振兴京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两篇重要讲话,今天重温和学习,倍感亲切,再一次受到深刻的启示。

    20多年来,李瑞环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在“文革”后的特殊历史时期,引领京剧传承和健康发展的极为及时而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他亲自倡导、策划、组织以至从事的务实工作,也已经取得了令人信服的丰硕成果,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京剧艺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首先,李瑞环同志关于振兴京剧的思想理论,是建立在尊重、珍惜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点之上的。他提出“京剧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且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无论是从历史的责任讲,还是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讲,我们对于京剧这一宝贵文化遗产,都必须予以重视、继承和发扬。”

    第二,李瑞环同志振兴京剧的思想主张,坚持从实际出发,既有充分肯定京剧艺术的地位和价值,又不回避它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提出了应对的正确方针。针对“文革”破坏造成的演员、剧目、观众“三断档”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艺术日趋多元和娱乐取向多样化带来的时代挑战等主客观方面的问题,瑞环同志明确提出“当前振兴京剧的关键”、“最紧迫的问题”是“搞好继承”,“要先继承后发展,把发展建立在扎实继承的基础之上。”这就是如今已经达成普遍共识的“先继承后发展,在继承基础上求发展”的指导方针。虽然形成共识经历了一定过程,但京剧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正如瑞环同志的预言:“这是振兴京剧的唯一正确道路。”

    第三,李瑞环同志振兴京剧的思想、方针,始终与实践相结合,为京剧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办实事、求实效。今天,凡是关心和喜爱京剧的人,一说到瑞环同志,就会提起两大工程:一是京剧音配像,二是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百日集训”。这两项备受称颂的艺术工程,在文集的两篇重要讲话中都有所表述,而今作为振兴京剧思想的实践成果,已经彪炳史册,影响深远。

    京剧的历史不到200多年,李瑞环同志振兴京剧的重要思想和实践,在新时期近30年来所起的作用和意义,已经留下浓重的一笔。随着岁月的推移,人们“务实求理”,这浓重的一笔会越来越显现其光辉,墨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