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共图书馆需帮扶 94家年订阅费769万元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近年来,新疆公共图书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新建和维修改造了一大批公共图书馆,图书馆建设取得一定进展,读者队伍不断扩大。尽管这样,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与其他省市区相比,新疆的图书馆工作还存在着机构人员偏少、图书馆面积狭小、图书馆经费不足、业务活动开展不平衡等诸多困难,因此,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编者 

    在中央和自治区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近几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新建和维修改造了一大批公共图书馆,使各级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较大改观,图书馆队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同时,全区公共图书馆创新并完善服务方式,读者队伍不断扩大。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伊宁县等地、县图书馆的新馆建设选址都在最好的路段,新建的塔城地区和吉木萨尔县等地的图书馆成为当地标志性文化设施。目前,新疆共有公共图书馆94个,其中,自治区级1个、地州级14个、县市级79个;共有从业人员945人;图书总藏量933.8万册。同时,图书馆队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几年来,通过联合办学、委托内地高校脱产学习和举行图书馆专业继续教育等方式,培训了一大批各级图书馆专业人才。目前,新疆各级公共图书馆中有高级职称的63人、中级职称的286人,初步建立起一批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专业队伍。各地在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实行开放式服务,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收到明显效果,读者队伍不断扩大。2009年,全区公共图书馆读者总流通人次达364.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8.4万人次,增长8.5%;为读者举办各类讲座、展览、培训班达921次,参加人数达24.3万人次。

    尽管全区公共图书馆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党和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与其他省市区相比,新疆的图书馆工作还存在不足和差距。具体表现在:

    一是机构人员偏少。目前,吐鲁番市、阿合奇县、和田市、和田县、民丰县、阿拉尔市等9个县级图书馆没有机构。全区平均每馆从业人员仅10人,远低于全国馆均17人的水平。

    二是图书馆面积狭小。全区有16个图书馆有馆无舍。低于国家最低面积标准的馆有60个,占全区总馆数的63.8%,其中,300平方米以下的馆有8个,3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的馆有14个,500平方米至800平方米的馆有38个。在有馆舍的图书馆中,26个无书库,18个无阅览室。馆舍特别是业务用房面积狭小简陋,直接影响了图书馆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是图书馆经费严重不足。全区94家公共图书馆每年新书购置和订阅报刊、杂志费仅769万元。有24个图书馆全年无一分钱购书费,占图书馆总数的25.5%。图书馆新增藏书的数量、品种和复本减少,进而导致图书馆图书入藏量增长缓慢,难以吸引读者。特别是部分经济困难的县级图书馆由于多年没有购进新书,书架上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书,根本无法满足读者对现代科技知识的需求。虽然全区图书馆2009年总收入比上年增加496.8万元,增幅为7%,但总支出比上年增加1480万元,增幅为23%,大大高于收入的增幅。基本支出占总支出的72.6%,这样势必挤占业务经费,影响图书馆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

    四是图书馆业务活动开展不平衡。全区有22个图书馆没有发放借书证,占总馆数的23.4%;有20个馆没有开展借阅业务,占总馆数的21.2%;甚至有42个馆全年没有举办过一次为读者服务的活动,占总馆数的44.7%。全区有23个馆无书架,占总馆数的24%;有18个馆无坐席,占总馆数的19%;一部分图书馆设施、设备简陋,有很多书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近乎散架,图书根本无法上架;阅览桌椅是学校淘汰下来的。全区图书馆每千人拥有1.6平方米的阅览室,而每个坐席平均服务人口却高达1883人。这样的设施设备以及资金投入等困难,导致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很难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距离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差甚远,应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