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眼中的阎肃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在他眼中,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部原副部长、著名词作家陈晓光谈阎肃

    我认识阎肃多年,总体感觉是,在新中国60年文艺创作的历史上,尤其是音乐文学创作领域,应该说他是一个重要的作家。

    阎肃的作品很丰富。《江姐》、《我爱祖国的蓝天》,这样的歌剧和歌曲至今仍是新中国文艺的代表性作品。改革开放三十年,他的作品也很多,参加创作了纪念党的70岁生日的歌剧《党的女儿》,京剧《红色娘子军》,后来把《江姐》改编成京剧。这个时期,他也写了不少紧跟时代的歌曲,比如《雾里看花》、《北京的桥》、《敢问路在何方》。所以说,在新中国六十年的每个时期都有他的代表作品,这是一个重要现象。 

    阎肃是一个勤奋的人。一般人到了七八十岁,在创作技艺上可能炉火纯青,但是接触生活的机会就少了,但是阎肃确实还很关注生活,积极参加各种深入生活的创作活动。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创作,他担任文学部主任,每次开碰头会,都第一个到,我到得早,他也到得早。另外,他的笔头很勤奋,来得快,愿意写,善于写。作为艺术家,勤奋是成功的重要元素,腿勤手勤眼勤脑勤,这些阎肃都做到了。

    阎肃是一个智慧的人。他善于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他的智慧也表现在创作中的大局意识,为什么这么多活动都找他,包括担任《复兴之路》文学部主任,除了年龄、资历、水平,就是他的大局意识、宏观意识。

    阎肃自我要求比较高。他不仅勤于创作、善于创作、乐于创作,而且人缘也好。本来参与《复兴之路》主创团队,我们想让他做顾问,一般顾问的年岁都比较大,阎肃80岁了,但他要求到一线去,所以在艺德上的修养,也造就他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作家。

    阎肃在艺术上是严肃认真的,他相信歌曲的功能不仅仅是歌功颂德,也应该有针砭时弊的功能。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写讽刺歌曲,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批评,他也写了一首《怕就怕长官瞎指挥》:“不怕老虎张嘴,不怕豹子发威,怕就怕长官瞎指挥……”,这是我当年在《歌曲》编辑部时组织写的,后来在一个会上他挨批了,我也受批评了。其实,阎肃对社会不良现象还是有自己看法和批评的。

    阎肃很勤奋,耳聪目明,他在创作中往往能选一个很好的角度。总的来看,阎肃作品的风格是:善于选择平凡的视角,用平凡的语言,塑造出不平凡的意境,揭示不平凡的思想哲理,抒发出不平凡的情感。

    阎肃在处理艺术作品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上,也有其闪光之处。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上,他懂得与时俱进。

    当然,对一个文艺作品,我们不可过早给予定论,但有两个最终的检验标准:第一是广大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第二是流传的时间是否久远。人民和历史是检验一部文艺作品最终的也是最权威的评审。只有经过这两个标准的检验才算是经典。阎肃是创作过经典的人,《江姐》是经典,《我爱祖国的蓝天》是经典,这些作品至少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到现在还在演唱。今天我们还能听到阎肃的很多声音——他在历史上创作的声音和今天创作的声音,说明他宝刀不老,紧紧跟着这个时代在前进。

    阎肃这种融民族传统与时代特征为一体的创作风格,其实是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对于阎肃这个人,我们说他德艺双馨。从德的方面讲,可能各种模范标兵很多,但是在艺术创作能站得住脚的不多,阎肃就属两方面兼备的人。现在我们不轻易用“大师”这个称谓,但是阎肃是个重要的作家,也是一个大家。至少现在很多人的敬业精神就不如他。

    现在,我与阎肃的交往属于“君子之交淡如水”,正所谓“相聚亦无事,别后常念君”。我跟他不常见面,但会时常念叨起来,偶尔通电话。一旦有重大的创作活动,我马上想到请他参加。80岁对一般人来说,或许是个终结,在人生与事业的舞台上,至少到了该谢幕的时候。可对阎肃来说,却像一个新的开始,他的心总是那么年轻,那么生机勃勃。在他的眼中,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人老精神不老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谈阎肃

    我对阎肃老师有三个评价:文艺事业的杰出贡献者,德高望重的好老师,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他是个艺术多面手,今年80岁,还能当那么多协会的委员、顾问,艺术能力如此广博,真的做到了“人老精神不老”。他的作品既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延续,又能随着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与时代同行,带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是阎老艺术人生的显著特点。

    他的艺术生命之所以常青,因为他尊重生活,深入生活,尊重人民,了解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欢乐共悲哀,这促使他写出了反映时代特点,反映人民要求,被人民喜欢的伟大作品。

    在现实创作中,阎老往往从尊重传统、敬畏传统、继承传统的立场出发,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的需求探索创新。

    阎老为人,谦和率真、平易近人。他的嬉笑怒骂很率真,热情爽朗,笑声很有魅力,也乐于助人。

    对待艺术创作,阎老的较真和严谨是出了名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决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旗帜鲜明,绝不退让。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品,绝不含糊。为什么很多地方喜欢请他参与创作,因为他让大家放心。

    阎老“不老”的精神,实际上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处世观。同时,他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继承和创新,热心培养出几代艺术家,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保持对生活的敏感,这些都是阎老作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的标记,也是当代艺术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一粒影响历史的“沙子”

    ——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著名作曲家徐沛东谈阎肃

    我与阎肃从1985年相识至今,合作很多。一般来说,人在创作上会有个周期,60岁以后的创作节奏会放慢。但是,阎肃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每个时代他都有经典力作,一直保持艺术之树“常青”。这让我们很多同行既羡慕又纳闷,我仔细分析大概有这些原因。

    他兴趣广泛,创作习惯很好。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柴米油盐,他都学习。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含糊,这是阎老的艺术姿态。文艺作品反映时代思潮不糊涂,对党的利益追求不糊涂,他的作品能与文艺政策自觉结合。对不良作品会直言不讳,毫不含糊。有违党的政策的创作,他坚决抵制,不符合艺术规律的创作,他也坚决剔除。

    很多人以为阎老年纪大,思想可能落伍,其实他的思想挺时髦,对新事物能很快接受。他说作曲家什么都要了解,特别是年轻人的兴趣爱好,作为一个文艺创作者,不能单打一,要与时俱进,博采众长。

    所以,仔细分析阎老艺术常青的原因,我们发现他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思想中藏着他的处世态度。阎老特别会“找乐”,这一点我很佩服。阎老身上这么多光环,却从不自以为然,依然淡然处之。他经常说,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人要往前走,这样才能找到乐子啊。

    会找乐也表现在他对看不惯的东西不吐不快,不往心里闷。他常说艺术家如果把自己当成政治家,就很难激发创新勇气。俗话说作品即人品,他是把对生活的追求带进了作品,所以他的作品总是积极向上、热情高昂。

    与阎老20多年的交往,我感觉他的最大魅力在于生命力无处不在。他像一粒沙子,飘飞在人民群众当中,不经意之间,起到了影响历史的作用。

    阎肃先进事迹引起强烈反响

    “60余载讴歌主旋律,德艺双馨引领时代歌”——空政文工团创作员、老艺术家阎肃同志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其中本报在7月19日推出整版报道《艺坛不老松 “顽童”数阎公》)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解放军广大官兵和社会各界群众纷纷表示,要学习和弘扬阎肃的高尚精神,大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

    阎肃对党无限忠诚的先进事迹激荡起官兵无限爱党情怀。作为嘉宾,刚刚参加完第七届中国军校大学生电视演讲大赛的广空工程建设局局长林茂光感到,阎肃身上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这正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应具备的品格。作为飞行员的摇篮,空军航空大学飞行训练基地则把阎肃投身革命、爱党爱人民爱军队的坚定信念和深厚情感作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开展创优争先活动的生动教材,开展了“向阎肃学习,一生信党爱党跟党走”的活动,引导飞行学员像阎肃那样高扬红梅一样的品格,忠诚于党,矢志不渝。

    阎肃风雨沧桑80载,仍激情满怀奋战工作第一线,献身使命、不辱使命的精神品质,给官兵以无限鼓舞。正在西北戈壁参加实兵演习的沈空导弹某团官兵学习阎肃事迹后,表示要以阎肃为榜样,献身使命,苦练本领,矢志打赢,他们把学习的热情内化为使命意识、转化为练兵动力,在大漠深处开展了“大漠比武砺精兵”活动,有力促进了演习任务的完成。耕波犁浪于大洋之上的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官兵学习阎肃先进事迹后表示,要像阎肃一样,视使命高于天,视责任重于山,勇于挑战,不断进取,在浩瀚的大洋上犁出更加光辉的航迹。正在野外驻训的二炮“常规导弹第一旅”官兵,面对艰苦的驻训环境和繁重的训练任务,纷纷表示,要像阎肃那样,忠诚理想信念,献身使命任务,努力为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高战略导弹部队战斗力做出新的贡献。

    作为艺坛常青树,阎肃同志的先进事迹,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共鸣。与阎肃成功合作多次的著名作曲家徐沛东深有感触,“我们这代人走上岗位,其实是受了阎老作品的熏陶和教育,他虽然不是我们的领导和家人,但是他的作品和为人深刻影响了我们的艺术观、人生观。”刚刚走下青歌赛舞台,正在部队慰问演出的空政文工团演员们结合与阎肃共事的经历谈道,“阎老的先进事迹,有力地回答了一名部队文艺工作者,应该以什么样的价值追求、艺德艺风和职业操守,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大问题。”

    “我爱祖国的蓝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白云为我铺大道,东风送我飞向前……”正执行海训任务的空军航空兵某团一大队大队长张自发说:“我们都是听着阎肃的歌长大,唱着他的歌参军入伍翱翔蓝天的。阎肃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让我们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当一个合格的军人。”在阎肃的家乡河北省保定市,人们为家乡有这样的人而骄傲。“艺术家阎肃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一定要像他那样,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非凡的业绩,为繁荣发展保定做出贡献。”市民周贺激动地说。

    在互联网上,各大网站开辟了阎肃先进事迹专题网页,网友纷纷跟帖留言,短短一天之内,互联网词条就达到60多万条。人民网网友“石山清泉”留言:“80载峥嵘岁月甘为孺子,60年艺术人生笑傲蓝天。我们一定要以阎老的先进事迹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7月26日,空军政治部宣传部在京举行“阎肃同志从艺60周年艺术创作座谈会”。在纪念建军83周年前夕,以阎肃为代表的军旅艺术家和共和国军人的风采感动着社会各界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