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建设文化强省
2010南国书香节
为期七天的南国书香节25日结束。据了解,本届书香节在“进场人数、销售数额和文化活动数量”三方面刷新了纪录,各界人士评价:今年的南国书香节无疑是最成功的一届。
突破:入场者和销售额超上届
据了解,本届南国书香节总入场人数突破70万人次,累计销售超过3000万元,两个数字大大高于去年水平。有人统计后表示:书香节现场销售的图书品种,大于广州市面现有在销售的书籍。此外,200多场次的文化活动,场场爆满。
今年,很多人开始关注将南国书香节作为广东的文化“名片”来推广。南方出版社表示,“下一届书香节应该规模更大、影响更大、市场销售额更大。”
德国斯图加特展览公司中国区董事、书展专家钱军表示,南国书香节与香港、上海书展相比,大家的定位各不相同,各有所长。他认为,下一届南国书香节要想做得更好,就要更深地挖掘内涵、寻找自身精神价值,找到自己的特色。
惊喜:青少年是书香节主角
青少年和孩子们是本届书香节现场阅读和买书的大户。据羊城晚报记者估计,以南国书香节7天入场70万人数量来算,入场的青少年读者数量超过40万人。这也基本上与主办方对本届书香节定位一致:以广大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对象。
其中,《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可怕的科学》系列、《暮光之城》系列等等热销书,甚至一度脱销。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一位部门副总坦言:“很多青少年平时将时间浪费在游戏场、网络游戏里,书香节可以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读书的地方,让他们受到书籍熏陶,这对孩子们来说,书香节毫无疑问是个公益事业。”
广东省委宣传部长林雄称书香节是“阅读嘉年华”,无疑的是,书香节为这些青少年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的盛宴”。
遗憾:精品和大师的“缺阵”
本届南国书香节无疑是最成功的一届。但也有众多观察家们感慨:本届书展没有让读书人眼前一亮的好书、精品书首发。而且出席活动的重量级人物似乎也不多。
不少文化人士认为,书香节推出的新书缺乏历史厚度和思想深刻。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晓运博士说:“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些印刷精美、装帧绚丽的书,而是内容深刻、观点鲜明,可以在下一个十年、下下个十年继续流传的书籍。”
广东省委宣传部有关人士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他们表示:“客观上讲,今年请的名家与读者要求还有差距,我们明年要请更多有名气的大家,提升书香节的名气和现场活动的内涵”。
但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书展中大师的缺席,表面上看是当下的广东没有大师、没有优秀的文化,背后反映的是整个中国在文化、科学和艺术领域的贫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