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写真:访台南,蔡武看见共同的中华文化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蔡武一行8日深入探访台湾历史最为悠久,保持较完整的台南孔庙以及他久已向往的台湾文学馆、赤崁楼等文化景观。

    台南市是蔡武访台之行最后一站。7日晚抵达此间,他即对前来表示欢迎的台南市市长许添财及台湾南部各县市文化行政部门主管表示,台南是台湾知名的文化之都,文化之旅不到台南就不完整;孔庙、台湾文学馆都是他久已向往之地。 

    8日早晨,由台南市知名古迹导览员王老师及台湾文化主管部门处长许耿修的陪同解说下,蔡武踏入台南孔庙。

    兴建于1665年的台南孔庙被称为“全台首学”,开启台湾儒学先声,其模仿中国古代宫殿的建筑格局坐北朝南,气势恢宏庄严,历经多次修葺,大致保持旧制。庭院内外古树苍郁,更添庄严气息。

    访问团一行游览大成门、明伦堂、大成殿,并“入庙随俗”向至圣先师牌位鞠躬行礼,仔细观看清朝皇帝题写的“万世师表”(康熙)、“与天地参”(乾隆)、“德齐帱载”(咸丰)、“斯文在兹”(光绪)等御匾。

    在孔庙以成书院,蔡武仔细阅读“文庙乐局的历史沿革”,许耿修向他介绍了清代地方士绅捐资、购地,并往闽浙聘师、从山东曲阜传来礼乐古制的旧事。蔡武饶有兴致地询问了书院现今维持运营的方式以及书院成员所负责的孔庙祭典“六佾舞”保存状况。书院理事会理事长专门取出上世纪30年代自曲阜学习、在台湾印刷出版的《圣庙释奠仪节》,请蔡武翻阅。

    步出孔庙时,蔡武对随行记者连声赞叹,台南孔庙对于国学的保存、传承很有特点,保存很不错。

    随后,蔡武步行至相邻的台湾文学馆,在这里他与前来户外教学的台南幼稚园小朋友热情打招呼,4、5岁的小朋友们“蔡爷爷好”稚声稚气的问候也让蔡武喜笑颜开。馆内保存有台湾各时期的文学足迹,他侧耳倾听古老播放器中以荷兰语节录的“热兰遮城日记”,并从细节中观察这栋古老建筑在今天的重新规划利用。

    在参观赤崁楼,了解荷兰人侵占台湾及郑成功在此终结其38年统治的历史后,蔡武接受了媒体访问。他说,访问团此行有机会到台北、台中、南投、台南学习参观,对于台湾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了直接、感性的认识;特别是今天到台南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留下的遗迹,更说明“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不争的史实。

    在回答“您是否喜欢台湾”的提问时,蔡武说,宝岛非常美丽,民风淳朴,中华传统文化中间好多传统道德、价值观在民众、社会中保存,继承得非常有特色,值得我们认真借鉴、研究。

    蔡武认为,台湾同胞对大陆同胞非常热情友好,而且在这里,我们听到的是中国话、吃到的是中国餐,看到和大陆南方一样的海岛风光,这里是我们中国的宝岛、有共同的中华文化。“但这一行行色匆匆,只是浮光掠影看了看,相信今后还有机会来第二次、第三次,好好领略宝岛。”

    蔡武还表示,访问团此行成功地在台北举办两岸文化论坛,文化界人士坦诚交流并达成多项共识,将进一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衷心希望两岸文化交流在今天这么好的和平发展基础上更加规范、更加密切,这将是给两岸人民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好事。

    在台南市闻名遐迩的“度小月”餐厅用餐后,当天下午3时许,蔡武率中华文化联谊会访问团一行从高雄小港机场登机,经香港返回北京,圆满结束此次7天6夜访台之行。

    蔡武结束访台行程离台返京

    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蔡武一行8日下午结束7天6夜的访台行程,乘坐港龙航空KA437航班,由高雄小港机场起飞,经香港返回北京。

    应台湾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邀请,蔡武率中华文化联谊会40余人访问团赴台湾参加 “2010年两岸文化论坛”,于2日至8日在台湾参访。

    蔡武在6日举行的论坛上对于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提出4点意见与建议:凝聚共识,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深化交流,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交流平台,不断拓展交流领域;加强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台湾期间,蔡武行程密集且有节奏,他前往胡适、于右任、钱穆等名人故居凭吊先人;与中台禅寺住持惟觉大和尚和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畅谈;参观台北故宫、台北艺术大学、台湾美术馆、台湾文学馆、台南孔庙和赤崁楼等文博机构及文化景点,与台湾文化、艺术界人士及进行了广泛交流,并拜会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台湾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他还一览日月潭秀丽风光并品尝了台中逢甲夜市的风味小吃。 

    蔡武表示,访问团此行成功地在台北举办两岸文化论坛,文化界人士坦诚交流并达成多项共识,将进一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

    谈及台湾印象,蔡武表示,宝岛非常美丽,民风淳朴,中华传统文化保存、继承得非常有特色。此行匆匆,只是浮光掠影,相信今后还有机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