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部分乡镇文化站成“空壳” 用房或外租或空置

来源: 河南日报

9月25日,来自省审计厅的信息显示,为了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央财政和我省配套资金三年投入近3亿元,建设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要求建成的841个文化站中,已投入使用的有224个,部分文化站建成后成了“空壳”。 

    专项审计调查显示:2007年至2009年,国家发改委下达我省文化站建设项目841个,总投资21224万元。截至目前,建设资金已使用14339.2万元,结余8419.2万元;2008年至2009年,财政部、文化部联合下文要求到位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购置专项资金6730万元,截至目前,专项资金已使用521.2万元,结余5105.7万元。我省共完成文化站建设项目519个,其中已投入使用的文化站224个,已使用设备购置资金配备的文化站190个,正在建设中的文化站项目322个。

    审计报告认为,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使我省农村文化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村文化服务水平实现较大提高,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推动了我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站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基本规范,审计调查中未发现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严重违法违规现象,但发现了未按规定实行招投标、部分文化站建成后形成“空壳”等问题。

    据悉,全省有8个省辖市部分文化站建设项目未按规定实行招投标,金额1094.2万元。如洛阳市伊川县8个文化站都是由项目所在乡镇政府直接联系施工单位,未按规定实行招投标。

    5个省辖市个别文化站建成后未用于开展文化活动。如武陟县木城镇文化站将已完工的文化站用房全部用于对外出租。

    14个省辖市、3个扩权县部分文化站建成后形成“空壳”。如商丘市已建成的41个文化站中,除夏邑县太平乡文化站投入使用外,其余40个文化站因未及时配置设备,均已形成“空壳”,无法正常发挥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