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大师姑苏情

来源: 苏州图书馆

    本报记者 史鉴

    钱绍武 雕塑家、画家、书法家,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理论工作。生于1928年,江苏无锡人。1947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49年后,改为中央美术学院)195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年去苏联列宾美院学习雕塑,回国后,继续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89年离休。曾任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现为中央美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常设小组成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会长,中国城雕全国艺委会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委员会委员,首都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

    魂系故园

    钱绍武先生虽然出生于无锡,但他充满着深情地说:“我是真正的半个苏州人”,并为此而骄傲。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家庭,钱老顿时显得那么年轻、那么神采奕奕,那么无限童心:

    “母亲原来家住在苏州城里的齐门路。母亲小时候学医,做护士,先嫁给木渎王家,王家很富裕,但刚嫁过去不久丈夫得病去世了,王家很开通,同意我母亲改嫁。父亲是北大著名英语教授,牛津字典中关于孔子的条例,就是我父亲注释的。他还是板门店谈判中的中方翻译。我一生出来,祖母不让母亲带我,另外请了奶妈带,我就一直在祖母身边。祖母家是无锡的名门望族,钱钟书、钱伟长、钱穆,钱家名人多、院士多。我从小在无锡长大,后来长大点了在苏州,闯了祸就赶紧逃到祖母处。我小时候是最皮的,5岁上学,那时根本不懂,为去看蚂蚁打架而逃学。去捅马蜂窝结果左手腕、腿上被蜂蛰得疼得要命。打黄鼠狼被它放屁臭得我一身,那是黄鼠狼吃了我养的鸽子,我气呀,见了黄鼠狼就打,有次用麻袋对准黄鼠狼,想套住它,不料它灵活得很,一下子溜进房间,我正好瓮中捉鱉关在房间里猛打,黄鼠狼屁臭得比臭虫臭一千倍,跳得那么高,我一阵乱打,碰巧打中它头部,黄鼠狼掉下了,但是我衣服上的臭气洗也洗不掉,被大人骂一顿打一顿,屋子里几年以后还臭呢!”

    再现历史

    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苏州应该搞怎么样的城市雕塑,钱老重任在肩为之殚思极虑。钱老说,“我的构思和别的城市仿真性雕塑立意有不同,苏州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集中力量抓两个方面,一、与文化底蕴、生活结合一起,——古吴文化,在中国民俗文化的形成中是重要组成,中国人都知道卧薪尝胆,知道范蠡西施,是灵魂深处不可缺少的文化;我抓的是伍子胥与苏州的关系,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规划苏州城,他的一生,是与吴国的胜败荣辱结合在一起的。我要集中力量把伍做好。二、明代唐祝文周反封建,市民文化,资本主义萌芽文化,是全国最典型的,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文化就是唐寅他们这类人倡导的。阊门附近是文人活动的地方,王鏊重视文化活动,树起文化旗帜,与唐寅他们结合。唐寅也是当时的代表人物,全国影响大,是市民文化的中心人物,他的《李端端图》画得很端庄、很入神。所以,我不做秋香,合在一起塑有三四个人物。 另一内涵在觅渡桥、盘门三景。古纤道要有长亭,艺人卖唱、和尚化缘,民间传说都有反映。在干将路上作干将苑,把干将莫邪的动人故事塑出来。苏州的城市雕塑一定要和苏州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做苏州的民俗和特色。”

情注苏州

    人们很少知道的是钱老还曾为我们苏州的名胜古迹作出过贡献呢!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到苏州来参加潘天寿追悼会,潘的外甥是科学家,正好在西山开科学会议,看到有人在炸山。钱老赶去一看,石公石婆等都炸了,爱月廊也没有了,从上到下都一起炸掉了。西山归云洞中放满了炸药,当时正准备继续炸山,取石灰岩烧石灰。钱老不让炸,当地人不听他劝,钱老只好说:“文化部讲不能炸,通知都发出来了。”当地人一定要看红头文件,并且说,如果三天后看不到红头文件,他们就要继续炸了。钱老心急火燎赶回北京,到文化部汇报。经过钱老奔走呼号和多方努力,江苏省文化厅及时下令禁炸山。第三天红头文件终于送达当地,炸山停止了,苏州终于有幸留下了一处胜迹。当时汉书中有记载的林屋洞也淤塞了,三年后钱老再去时,林屋洞疏通开放了。紫金庵、保圣寺同时拨款修复。这些都是和钱老的关心和呼吁分不开的。“林屋洞以前有很多唐祝文周文人题词,都炸掉了,林屋洞山上造亭子又炸了一些大湖石。保圣寺当时被破坏得不像了。”回忆起这些,钱老很痛心。

    谈起今后的发展,钱老说,准备在苏州成立文艺沙龙,推动文化事业,有兴趣的文化人集中一起,我可以说说文艺方面,讲讲有关苏州的历史掌故,谈谈艺术,谈谈其他,结合古吴文化,挖掘市民文化。文艺沙龙还能为文化艺术理论方面的研究、讨论和为培养年轻的一代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场所;以后还可以从事雕塑的设计、制作等工作,为城市环境的美化作贡献,为新、老艺术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起积极促进作用。

    媒体: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