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余光在第四届“苏州阅读节”暨中图学会第三届全民阅读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来源: 苏州图书馆

尊敬的苏州市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桂香,古城苏州更溢满书香。我很高兴能在2009年9月28日,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诞辰256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别具一格的园林图书馆——苏州图书馆里,参加第四届苏州阅读节的开幕式。

    阅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文明行为和社会现象,是人们获取知识、启迪心智的最基本途径。可以说,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的历史。世纪之交,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阅读文本的通俗化、多元化、图文化、电子化和网络化,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使社会进入一个视觉文化和网络文化的时代。可以相信,阅读还将迎来更多的改变和突破,但“形式的改变往往与内容无关,无论是青灯黄卷式的阅读,还是即时的在线浏览,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力量是永恒不变的,即使将来我们无所不能,我们依然离不开人类文明之光的照耀和抚慰,离不开回忆和梦想。”阅读将是人类永恒的生活方式。阅读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还可以使人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在如今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中,培养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尤为重要。

    读书风气是一个社会文化风气和道德风气的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文明理念的传播都有赖于阅读的传播。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对阅读的热爱程度。许多文明国家都把全民阅读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加以推动。国际社会也通过“阅读力”评价各国文化建设。推动全民阅读、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图书馆作为书香社会建设中的主要阵地和中坚力量,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独有的丰富资源成为阅读社会的心脏,在倡导全民阅读、提供终身阅读上发挥着主导作用。近些年来,图书馆不仅为公众长期、终身阅读提供保障,还通过推荐书目、协助社区和家庭开展亲子阅读、开办讲座等活动来引领市民阅读,努力做好公众阅读推广、阅读指导的社会职责。

    另一方面,阅读除了需要大环境的营造,还取决于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们,比那些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更容易去阅读。因此,我们提倡家庭阅读,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孩子们从小生活在书香四溢的家庭气氛里,乐于享受阅读的美好时光。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能将购书经费列入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懂得多读书、读好书,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自古以来,苏州就是一个藏书家辈出、书香色彩非常浓厚的城市,也是历史上出状元最多的城市。阅读传统培养了苏州崇文精神,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苏州人才。苏州每年一次的苏州阅读节,弘扬苏州城市精神、倡导全民阅读,延续了苏州的读书传统。它在激发现代苏州文化发展活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同时,也初步形成了苏州阅读节的品牌影响力。今年的第四届“苏州阅读节”和第三届“全民阅读论坛”在苏州同时举行,全国图书馆界阅读专家云集苏州,探讨阅读主题,希望能为全社会更好、更广泛开展社会性阅读活动、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获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