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父母在苏州打工,暂时跟随父母来苏求学、生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被称为“小候鸟”。最近,沧浪区胥江街道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小候鸟”的暑假生活基本处于“放羊”状态——
□本报记者 陈秀雅 实习生 杨 琪 姚 臻
“放暑假好无聊,还不如上学呢,”昨天上午10点,热辣的阳光把11岁的安徽男孩张英“逼”进了大润发。商场可以免费孵空调,比只有一个吊扇的出租屋强多了。这些天,张英几乎天天都到商场报到。
与张英一样,暑假在苏州度过的“小候鸟”们这个夏天怎么过?最近,沧浪区胥江街道为更全面了解“小候鸟”的生活,选择叶家庄、泥渡浜南等城中村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小候鸟”基本处于“放羊”状态,暑假生活乏人过问。仅2.86%的外来人员经常陪孩子,带他们出去玩;80%外来人员偶尔陪孩子玩;另有17.14%的人基本没带孩子出去玩过。
“小候鸟”:从没看过电影,也没去过园林
每天写写作业,窝在家里看电视,去街上闲逛,还要帮父母看店……这是11岁的黄游海暑假生活写照。黄游海老家在江西南昌,父母在苏州做强化玻璃生意,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二三点。
与本地小孩丰富的暑假生活大相径庭的是,“小候鸟”在暑假中既没人带着去看电影,也没法去园林逛逛。孤独无聊的小游海有时候帮爸爸看店,有时候和9岁的妹妹乘公交车到德合小商品市场转转;有时候就到离父母店铺不远的台球铺子打台球,一元钱能打一个小时。
10岁的于佳慧老家在滨海,父母都在大润发卖手机,漫长的工作时间也使得他们对孩子的照顾有心无力。她只有暑假才来苏州,因此认识的苏州本地朋友并不多,去年暑假,她就和姐姐在巷子里骑自行车玩,或者玩写“王”字的游戏。没有父母的看管,他们的人身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前不久,就在离住处不远的地方,于佳慧有一名11岁左右的小老乡在河边嬉戏时溺水身亡。
了解到“小候鸟”的处境后,潼泾社区去年成立了“小候鸟”开心驿站,为一些跟随父母来苏求学、生活的外来工子女送去关爱。去年5月份,由“小候鸟”开心驿站组织,街道出钱、包车接送孩子们到万年桥水游苏州古城,这是他们来苏多年后第一次与苏州亲密接触;之后,“小候鸟”开心驿站又联系了几位志愿者,开车带孩子们到科文中心看《麦兜响当当》,竟然有不少孩子惊呼:“原来电影就是这样看的啊!”
家长:买书不划算,看完就没用了
为改善生活,拼命工作,几乎是所有“小候鸟”家庭的写照。父母为赚更多的钱,而忽略“小候鸟”们的假期生活,是普遍现象。
从7月初开始,胥江街道选择潼泾社区作为调查点,选择50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进行抽样调查。最近,据回收的有效问卷显示,14.29%的“小候鸟”父母在建筑工地打工,22.86%做环卫清洁工作,11.43%是服务员,20%是企业工厂操作工,还有31.43%的人从事其他行业。他们的家庭整体收入水平在1500元以下、在1500-2500元之间、在2500-3500元之间、在3500元以上的分别占20%、28.57%、31.43%、11.43%。其中,80%的人在苏州租房住,20%在苏经商后改善生活拥有自己的房子。
郑文倩老家在安徽阜阳,6岁时随父母到苏州。她说:“电视看腻了,暑假作业快做好了,天气热又怕出去找同学玩,暑假真长啊,不知道该干什么,假如有课外书就好了。”郑文倩的母亲兰艳今年36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在学校食堂里当厨工,每个月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老公做些工程承包的活,一家7口住在3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与其他打工者相比,郑文倩家的条件算比较好的。但是兰艳很少给孩子买课外书。她认为“买书太不划算了,一本书看完了就被孩子丢在一边,没有用了。”当被问及孩子暑假要不要陪他们出去玩,兰艳说“没时间,也没精力”。
胥江街道的调查结果显示,65.71%和11.43%的“小候鸟”父母偶尔或基本不买辅导用书或课外兴趣读本;仅 22.86%的外来人员会经常给孩子买课外书。2.86%的外来人员经常陪孩子,带他们出去玩;80%外来人员偶尔陪孩子玩;另有17.14%的人基本没带孩子出去玩过。
社区:为“小候鸟”建“开心驿站”
马上小升初的郑文倩这个暑假就泡在潼泾社区,因为那有装空调的图书室,可以免费看书,离家也很近。
今年4月,胥江街道潼泾社区搬到劳动路之后,二楼一层楼面,全部用作社区图书馆。作为苏州图书馆分馆,潼泾社区图书馆与市图书馆联网,目前有5000多册图书,每月图书都要更新一次。社区图书馆没有的书,只要网上查得到,市图书馆就可以即时把书调节到社区。
4月中旬,“小候鸟”开心驿站在社区图书馆开馆第一天,就有像郑文倩一样的30多位“小候鸟”在社区办借书卡。办卡只需要交纳30元押金,看书借书免费。
今年,潼泾社区还给“小候鸟”们开出了兴趣班,学电脑、学礼仪。兴趣班的老师全是社区的志愿者,有的是在职党员,有的是退休老师。每周二、周四,成为他们固定的活动时间。每一次活动,都有五十多个“小候鸟”来社区“消磨”时间。
“没想到苏州的社区挺好玩的,”住在劳动东路南王家庄的张婷婷暑假过后读四年级,父亲是空调工,母亲在医院做保洁。平时没地方玩,只要社区有活动,每次都要带8岁的弟弟一起来参加。“小候鸟”开心驿站不仅开放图书馆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也会迎合孩子们爱玩的天性,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年龄层次,利用驿站自备的电视机、DV,为孩子们放映一些喜闻乐见的电影、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2之虎虎生威》、《博物馆奇妙夜2》等都深受孩子们喜爱。正值世博会如火如荼地开展,潼泾社区适时地播放有关世博会的图片和视频,弥补孩子们不能亲临现场的遗憾。
(摘自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苏州日报》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