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重逢》宣布胜出,成为本届亚运会会歌。此间文化人士今天说,其歌曲开头引用的美妙的粤语儿歌《落雨大》得了不少分,而有学者就认为,这也是“广味”文化受到追捧的一个表现。
9月30日,广州举行亚运会歌发布仪式,得公众投票最多,达162万票的《重逢》击败其它两首“劲敌”而胜出,结束了为期三年、征集歌曲达到1600多首的会歌评选。
对于引用粤语儿歌的《重逢》的胜出,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著名主持人陈实,1日在此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他本人也喜欢这首歌。他说,会歌在全国海选,带有岭南文化元素的《重逢》胜出,一方面说明改革开放之后的岭南文化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在会歌中融入了岭南元素,也令作为中国文化一个部分的岭南文化,融入了亚洲,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部分。
他表示,这对提升广东形象、提升岭南文化、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落雨大》这首流传已久的粤语儿歌,老幼广州人耳熟能详。它写的是广州每逢大雨天就出现“水浸街”的独特风貌。
在每年“龙舟水”来临时,广州沿江路一带就会随着天文大潮的到来,出现潮水覆盖路面的现象。而大雨中,不少地处低洼地的民居,尤其是旧青石板巷的西关小屋,也常常出现“水浸街”现象,老百姓因此有时要三更半夜起身搬抬家私,防止水浸。
虽然“水浸街”不是一件好事,广州市政当局也投入大量资力、人力连年向“水浸街”难题宣战,但在广州人眼里,这就是地地道道的广州。
据介绍,平实而富生活味的《水浸街》生命力非常强大,不仅广州人喜欢,外地人也喜欢。2001年广州大学14名姑娘用粤语演唱的这首歌,就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比赛的第一名。